人類發明文字, 有意識, 會使用工具, 發展出文明. 說到這裡, 人們會認為自己是演化至極的奇蹟. 可是和植物相比門也沒有! 試想像你被困在地上, 你怎樣生存? 怎樣保護自己? 甚至, 怎樣繁殖? 而植物卻擅長化學, 精於力學, 設計及色彩, 其操縱動物的能力, 包括我們, 更是所有動物所不能及.
人所共知植物只要有水及陽光就能生存, 可是要繁殖就要借助外力. 遠古的植物要靠水珠結合其雄花蕊和雌花蕊進行繁殖. 3億7500多萬年前, 授粉作用誔生. 某個譜系的植物進化出花粉和種子, 而花粉就是植物的精子. 每個粒子上有兩個通常是金黃色薄壁雄配子, 除了用以保護, 也利於花粉以風中散播. 在時間的演化下, 花粉傳播方法愈來愈多, 有的會變成如氣球般四處飄揚, 有的如炸彈般爆開, 推出花粉粒子.
花粉無非是與卵子結合, 亦即是植物的胚珠, 牠包含了一個卵細胞, 當雌雄結合完成受精作用, 發育成種子. 直至現在有些植物還是用最原始的風送花粉模式, 猶如望天打卦, 憑著點點運氣邂逅胚珠. 及後, 某一系譜演化出以果實保護及以花瓣圍繞種子, 稱為被子植物. 這是較為優良的演化, 胚珠被受保護, 又能吸引動物光顧替其傳送花粉, 而動物更是良好的花粉傳播媒介, 加上有美麗色彩的花朵更受動物歡迎, 花朵演化出不同又美麗的顏色, 更演化出花蜜, 讓植物得以長距離交配, 產生出千變萬化的多元化色彩.
現在地球30萬有花粉的植物, 已發展出各自的花粉類型.不同的花粉演化出獨特的顏色, 形狀和結構, 因應著傳粉者特性變化. 好似以身體光滑的甲蟲為授粉者的植物, 其花粉較有黏性. 如對象是蜜蜂或蒼蠅等的快速飛行為授粉者的植物, 其花粉有剌用以卡在對象身上.當然, 以較大的動物為對象的植物, 其花粉則較大粒.
在巴拿馬裡生長十分旺盛輕木, 巴爾莎木, 就是以大型動物為傳粉對象. 這種喬木木質太脆弱, 其密度只有水的五分之一, 只適合製造小擺設, 冰棒棍. 這種植物生長速度很快, 10到15年就可以長到15至30公尺高, 縱使其樹齡只有30至40歲, 所以造就2歲起就會開花繁殖, 綻放著有淡黃色的花苞, 滿載花粉的雄蕊的五片花瓣, 有足足兩公分花蜜的美麗”高腳杯”花朵. 輕木花是夜開花, 吸引著不少哺乳類, 鳥類, 兩棲類及昆蟲等來大快朵頤. 傳統有個假設, 輕木是透過蝙蝠傳播花粉, 後來經學者考究推翻了, 並指出可能是兩種樹棲型哺乳類動物為主要授粉者: 蜜熊和南美節尾浣熊. 基因顯示牠們是遠親, 而牠們可以說一生都是在樹上出世, 進食, 睡覺, 死亡, 可是人們對牠們的研究少之又少, 只知牠們在夜間活動, 與花蜜在黃昏製造時間相乎. 姑勿論其假設是否屬實, 也可見植物和動物的相互演化過程.
除了巴拿馬這樣獨特的傳粉方式, 其他動物也會間接傳粉. 好似蜂鳥, 負鼠, 猴子, 蜥蝪, 蝙蝠等. 尤其是蝙蝠, 牠們不斷演化出適應不同形狀花朵的口部和舌頭去吸食花蜜, 為美國360種植物傳播花粉.
但說到最廣泛的傳粉者, 非蜜蜂莫屬. 牠們遍佈世界各地, 為族群不停到花間間工作, 間接為花粉傳續後代, 亦為我們帶來了驚人收入. 以美國為例, 就有至少100種農作物要依靠蜜蜂為授粉者. 好似番茄, 其花朵上的花粉需要30倍重力的力道才能甩下花粉(這重力有多強? 一個戰鬥飛行員, 只要在4至6倍的重力下半分鐘便會失去知覺.), 而這工作蜜蜂便勝任了. 據估計, 美國以昆蟲授粉而成的農作物產值每年就有2000億美元. 其中有的更只有蜜蜂才能完成授粉, 除了上述的蕃茄, 還有杏仁, 洋蔥(90%), 向日葵(90%), 苜蓿(60%-70%)等.
昆蟲授粉最早可追溯到1億3000萬年前, 而蒼蠅和甲蟲則是地球上最早的花粉傳播者. 時至今日, 牠們仍然擔當著這個工作. 當然, 傳播花粉數量最高的是蜜蜂, 現今地球上已能辨識出2萬個不同蜂種. 其他的昆蟲還有, 蝴蝶, 蛾, 螞蟻, 蚊子, 蝸牛和蛞蝓走過時的黏液, 也可傳播花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