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人會忘記2011年3月11日這一天,
尤其是對日本人來說, 這一天改寫了在福島的居民, 以及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的一生, 整個亞洲, 甚至全世界人來說, 這是近在我們咫尺的夢魘.
在日本當地時間下午2:46, 日本本州宮城縣東北外海發生了規模達九級的大地震, 其地震引發次生災害, 海嘯, 並席捲本州沿岸, 令福島第一核電廠嚴重損毀,
釀成計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後最嚴重的核子事故.
福島第一核電廠共有六個反應堆, 由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紐約交易所編號GE) 負責設計, 由東京電力公司管理. 地震當時, 因進行定期檢查,
第4, 5, 6號發電機停止運作, 而1, 2, 3號發電機在偵測到地震的時候, 己經自動停止發電功能. 可是, 海嘯把廠內的緊急柴油發電機摧毁, 令冷卻系統失靈,
1, 2, 3號反應堆因過熱而熔解, 及後, 在工作人員設法讓這三個反應堆冷卻時, 又發生了氫氣爆炸事故, 政府最後從沿海抽海水來冷卻反應堆. 是年12月16日,
福島第一核電廠終於得到控制, 1, 2, 3號反應堆冷卻成功, 基本上緊急處理完畢.
是次事故, 雖沒有人死亡,
但有三百多人吸收過量輻射, 需要長期醫療觀察. 地面影響範圍達二十平方公里, 大約4萬5000人被迫離開家園. 最嚴重的就是早前用以冷卻的海水, 那些受污染的海水,
多達300噸, 更曾在2013年8月20日外洩, 被評為第三級核事故(國際核能事故分級表, 英文為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簡稱 INES, 是由國際原子能機構, 英文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簡稱 IAEA, 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簡稱經合組織, 英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 設計, 用以對核電廠事故的影響作為分類
). 同年9月3日, 日本政府計劃投入470億日元處理污水, 防止再次外洩. 據估計, 福島事故所釋出入大氣的輻射, 只有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十分之一, 可是大量輻射流入土地,
曾在核電廠距離30至50公里的地區驗出高濃度的放射性銫, 附近農作物受到污染, 經濟損失到目前既難以估計.
三起事件, 都有一個共通點,
都是人為疏忽所致. 對於核電這個危險能源, 是絲毫不能有所鬆懈的. 可是就連以品質控制稱譽的日本也發生了這樣嚴重事故, 弄得東京電力公司眾多高管, 甚至社長,
也要對公眾多次道歉. 環視我們四周, 陸續有核電廠投入發電, 而中國在核能技術及人材, 並不比西方高, 這是一大隱患. 那些環保團體用兩害取其輕的心態, 主張重用核電,
減少用石化燃料發電, 其實兩種方法也是後患無窮. 再者, 在核電建造初期, 需要運用大量人力物力, 也是增加石化燃料的排放, 根本治標不治本. 而各國政府只在不斷開源,
不斷發展可產生更多能源的方法, 但對節省電力這一環推行不足, 令人民浪費習慣不斷延續.
切爾諾貝爾事故猶在, 在人類存在之年也無法解決. 現在又發生了福島核事故, 至少要幾十年才能清除核污染, 而洩漏正無情地肆虐中, 有報導指, 日本根本無法處理受污染的海水, 現在不斷在事故周圍的裂縫中不斷滲出, 已經造成整個太平洋受污染. 換句話說, 今後我們吃的海產, 有可能已經是受污染了. 這都是我們對能源渴求得出的惡果.
曾有人說過遠古文明, 亞特蘭提斯的滅亡與核子災難有關, 而據前人所述, 亞特蘭提斯擁有高度的文明, 其文明比我們現在高出很多, 若以這點推算可知, 核能對我們現今世界來說是十分危險的能源, 因遠古文明科技也操控不了, 那我們能做得比他們好嗎? 答案顯然易見. 那我們還有什麼能源可替代石化能源呢? 有的. 其中之一, 就是新興的生物能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