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25, 2011

小品------睡眠

這種佔了我們人生三分之一的行為, 經過數十年後的研究, 科學家們還是不知道人類需要睡眠的原因! 只知道沒睡過覺就會想睡, 7至9小時後, 自己就會起床, 再過15至17個小時又會有疲倦的感覺而再次睡覺. 50年前, 科學家能把睡眠分成慢波睡眠(Slow Ware Sleep, SWS)和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
SWS又叫深層睡眠, 即是熟睡. 睡覺時, 我們會經過好幾個由淺入深的睡眠階段.第一階段是淺睡, 半睡半醒的. 進入第二階段後, 腦波會逐漸平靜. 到達第三階段(有些科學家會再分開成第三及第四階段)才是深層睡眠. 而各階段之間會穿插到REM睡眠, 作夢大多在這個階段發生.
嬰兒期的REM及SWS睡眠時間各一半, 而且第三階段睡眠時間較長, 到幼兒時期REM睡眠便會降到25%. 青春期第二階段睡眠比重會增加. 到老年時的第二階段睡眠更高達80%.
為什麼要睡覺? 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我們的腦需要睡眠. 可是還沒有足夠數據證明其理論成立, 而且要取決於睡眠的種類而定. 美國哈佛大學曾進行了不同的性向測驗, 讓他們小睡一下然後再測驗, 結果顯示, 進入REM睡眠的人, 在型態辨識測驗(例如文法)上成績較優異; 而SWS睡眠的人則有良好的記憶力. 有學者表示, 腦部會在睡眠中重複我們日常的動作, 透過神經元激發, 把當天的動作變為長期記憶儲存. 但也有另一種理論認為腦部會藉由睡眠, 把多餘的東西清除, 進而幫助我們記住重要的東西. 姑勿論那一種原因, 睡覺過後, 思考是清晰了.
而睡眠對生理似乎也有幫助. 睡得較少的兒童, 較容易有過重風險, 睡得少的青少年成績, 往往比有充足睡眠的學生差; 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有一半以上受失眠所困, 能維持良好睡眠的老年人, 往往有較健康的身體. 1980年代曾有一個知名的實驗, 就是禁止老鼠睡著. 把老鼠放在一個特殊裝置上, 當老鼠打盹時, 牠就會掉落水令牠驚醒. 過了大約兩星期, 老鼠死了. 驗屍後卻找不到死因, 所有器官並未受損, 找不到任何問題, 只能結論老鼠是死於沒有睡覺. 還有其他的研究發現, 沒有睡眠的老鼠, 傷口癒合速度變慢了, 體內的免疫系統及控制感染功能也下降了, 也許睡眠有捉進這些功能, 縱使還未確定.
即使我們不知所為何事而睡覺, 但有其重要性. 可是現今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失眠或睡眠不足. 全美國有5000萬至7500萬人有睡眠問題. 鄰近的臺灣, 也有600萬人有睡眠障礙. 觀乎患者失眠原因, 有的是因睡著時, 患者肌肉放鬆令咽喉和食道受到阻塞引致呼吸不能. 當腦部意識到送來的氧氣減少時, 便會令患者醒來, 腦部再次接收到氧氣後, 患者會再次入睡, 但入睡後肌肉又再次阻塞氣管令腦部再次缺氧, 患者又再次被弄醒, 這樣不斷循環下去, 患者只是在不斷小睡, 並沒有真正入睡. 這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是心臟病和中風機會增加所產生的間接疾病, 大多數人都是這個原因.
另一種失眠症, 不是無法入睡, 就是無法維持睡眠狀態. 睡覺時腦子不停轉動, 根本沒有好好休息. 這種失眠症到現在也找不出原因, 卻有3000萬國美人患有這種病. 面對這種真正的失眠症, 首先會用安眠藥, 可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往往會令日後病情更嚴重, 引發反彈性失眠. 較有效的方法, 便是第二步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即是教導患者, 管理自己的睡眠. 這與傳統的促進睡眠方法差不多, 包括在幽暗的地方睡覺, 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等等.
當然失眠也有心理上的, 就是壓力. 尤其是金融海嘯下, 許多人因此失業, 對前路茫茫, 令到他們睡不了. 而女性失眠機率可是男性的兩倍. 某些女性在月事時便睡不好, 又或是更年期時失眠, 也是原因之一. 而在現今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人們往往為了工作而減少睡覺時間. 他們長時間服用提神的東西, 間接令其失眠. 持續24小時不睡覺或持續一星期每晚只睡5小時, 相當於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
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的人, 已失去自制能力, 說話語無倫次, 走路東歪西倒, 換句話說, 那人喝醉了. 亦即是說, 睡眠不足和喝醉了沒分別. 一個醉醺醺的人, 工作能力有多高? 可想而知. 現今香港, 生活艱難, 有時候被迫減少睡眠去應付工作, 這不難理解. 到上床睡覺時, 請各位把心境好好的調節一下, 讓自己能有熟睡階段的時間. 那比起因煩惱而半睡半醒地睡來得理想. 願大家有充足的睡眠.

1 則留言:

匿名 說...

阿門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