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興奮莫名, 原因是最後一科, Cost Accounting, 的成績終於出爐, 合格了! 這意味著我已經畢業了! 可是大學方面, 竟要我們三月時申請畢業! 這就太荒謬了! 要知道, 二月份考完試之後, 要等六至八個星期才公布結果. 計一計便知道根本趕不到放榜那天申請. 唯有待到第二期畢業申請吧!
這次考試合格, 除了自己的努力外, 得到朋友的幫助也很重要. 如不是朋友提供的網頁, 不敢想像我能應付考試問題的模式. 欠了朋友的人情, 可是上月吵了嘴, 人情還不還得了還未知, 重點是別人領情不領情呢? 年齡的落差, 朋輩的影響, 加上自己不懂世故, 無意間開罪別人也不知. 事已至此, 唯有設法補救, 多一個朋友, 總比多一個敵人來得好.
等待放榜的日子, 可謂度日如年. 某天在圖書館, 看到關於測字的書籍, 不其然迷上了. 從歷史故事, 道出測字的神奇, 引人入勝. 自己也為自己測了一字, 以 ”利”字測自己能不能考試合格, 結果顯而易見. 左邊的禾字, 就像一個穿著袍的人, 右邊的筆畫, 就如手執一樣長長的東西, 不正是身穿畢業袍及證書的人嗎? 這次測字應驗, 卻忽略另一個意思. 利字從刀部, 左禾右刀, 不就是秋收麼? 亦即暗示秋收後才正式行禮, 也就是說, 要待到第二期的畢業申請. 這是我今天回家時在巴士猛然想到的.
下一個目標, 應該是公務員綜合能力試. 但在此之前, 要好好的增強語文能力, 尤其是英文, 要好好的準備, 期望一擊即中. 而短期內要做的事, 就是去減肥了. 但手頭上還有一樣東西正在學習中, 預計五月中旬, 就可以完成. 當然, 我不會忘記更新這裡, 將會進入第一個大題目------進化論.
星期六, 4月 30, 2011
星期四, 4月 28, 2011
小品------咖啡
它是古老的神奇藥物, 存在於咖啡和茶之中. 不到200年前, 人類才弄明白從咖啡和茶裡面得到刺激的東西, 是來自相同的化學物質. 除了茶樹及咖啡樹能見其身影, 還有可可樹, 可樂樹及其他超過60種植物的葉子, 種子和果子中. 1820年, 咖啡館在西歐大行其道, 讓科學家好奇為什麼咖啡會這麼受歡迎. 直到某位德國化學家, 從咖啡豆中把它分離出來. 由於是從咖啡豆取出來的, 因此將它稱為咖啡因.
咖啡館及茶館在歐洲能成為潮流, 和工業革命有著密切關係. 最直接的好處, 莫過於咖啡因能驅除睡意, 不致於在工作中睡著而發生意外. 其次是沖泡咖啡和茶都要用熱開水, 煮過的水能把大部份細菌殺死, 減低患病機率. 現今科學家一致認為咖啡因把在我們體內的化學物質腺苷干擾達致提神功效. 腺苷為大腦皮質分泌的物質, 而讓我們入睡的器官, 就是腹外側視前核(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 牠只有針頭般大, 並受到每日累積的腺苷刺激誘發睡意, 告訴我們要睡覺了. 咖啡因正正阻止腺苷的催眠效果, 把我們”催醒”.
咖啡因有助人們脫離人類與生俱來的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規律控制. 適量的咖啡因, 的確能消除疲勞, 改善情緒, 提高警覺度, 尤其是受時差所困的旅行者. 而且把咖啡因加入減肥藥和止痛劑, 比單純的藥丸更有效. 有些研究指出, 咖啡因可能有益健康, 它有助於舒緩痛楚, 抵抗頭痛, 減輕氣喘症狀, 而前提是適量攝取.
人們用咖啡因是想提神, 但大家要維持精神的原因是睡眠不足, 而睡眠不足原因就是用了咖啡因. 這是一個矛盾的循環. 人過份依賴咖啡因, 不少人跌入戒斷症的陷阱之中, 即是有天他們沒有喝咖啡, 心理上產生空虛, 覺得頭痛, 沒精神, 還有眼睏. 一些研究表示, 咖啡因令人罹患腎臟和膀胱癌, 乳房纖維囊腫, 脾臟癌和骨質疏鬆的機率較高, 縱使還未能證明是咖啡因造成的, 但當咖啡因無處不在, 從藥物到可口可樂, 甚至兒童的零食巧克力棒都有時, 讓科學家和國家衞生機構開始留意它.
更甚的是, 一名18歲的愛爾蘭籃球員, 因在賽前喝了幾罐紅牛(沒錯, 是Red Bull. 主要成份就是咖啡因, 一罐250毫升的紅牛, 含有80毫克的咖啡因, 是汽水的兩三倍), 在比賽時暴斃後, 喚起了相關機構對刺激性食料進行檢討. 畢竟咖啡因怎樣流行, 始終是藥物, 是興奮劑, 並不是強身健體的東西. 歐盟正監管著這種東西, 要求一些高咖啡因含量的飲品, 必須標示為高咖啡因含量去警告消費者服用.
世界愈現代, 愈繁榮, 咖啡因愈是如影隨形, 問題是過猶不及. 抗拒睡眠, 喝了一杯咖啡, 第一次是有效的. 但當疲勞不斷累積, 一杯咖啡已抵抗不了睡意, 便會喝第二杯. 換句話說, 你會攝取越來越多的咖啡因, 但疲勞卻揮之不去. 最後結論是咖啡因並不能代替好好的睡一覺.
西班牙國民工作時數較長, 但生產力卻比其他歐盟國家來得低. 熟悉西班牙的人都明白, 他們工作時有小睡時間. 小睡的人生產力較高, 能降低死於心臟病的機率. 可是隨著娛樂節目增加, 睡眠時間少了, 部份人要靠咖啡因維持清醒, 結果如上述所示, 西班牙政府要著力引導國民早些回家休息, 顯然咖啡因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好好的睡一覺才是最理想的方法.
咖啡館及茶館在歐洲能成為潮流, 和工業革命有著密切關係. 最直接的好處, 莫過於咖啡因能驅除睡意, 不致於在工作中睡著而發生意外. 其次是沖泡咖啡和茶都要用熱開水, 煮過的水能把大部份細菌殺死, 減低患病機率. 現今科學家一致認為咖啡因把在我們體內的化學物質腺苷干擾達致提神功效. 腺苷為大腦皮質分泌的物質, 而讓我們入睡的器官, 就是腹外側視前核(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 牠只有針頭般大, 並受到每日累積的腺苷刺激誘發睡意, 告訴我們要睡覺了. 咖啡因正正阻止腺苷的催眠效果, 把我們”催醒”.
咖啡因有助人們脫離人類與生俱來的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規律控制. 適量的咖啡因, 的確能消除疲勞, 改善情緒, 提高警覺度, 尤其是受時差所困的旅行者. 而且把咖啡因加入減肥藥和止痛劑, 比單純的藥丸更有效. 有些研究指出, 咖啡因可能有益健康, 它有助於舒緩痛楚, 抵抗頭痛, 減輕氣喘症狀, 而前提是適量攝取.
人們用咖啡因是想提神, 但大家要維持精神的原因是睡眠不足, 而睡眠不足原因就是用了咖啡因. 這是一個矛盾的循環. 人過份依賴咖啡因, 不少人跌入戒斷症的陷阱之中, 即是有天他們沒有喝咖啡, 心理上產生空虛, 覺得頭痛, 沒精神, 還有眼睏. 一些研究表示, 咖啡因令人罹患腎臟和膀胱癌, 乳房纖維囊腫, 脾臟癌和骨質疏鬆的機率較高, 縱使還未能證明是咖啡因造成的, 但當咖啡因無處不在, 從藥物到可口可樂, 甚至兒童的零食巧克力棒都有時, 讓科學家和國家衞生機構開始留意它.
更甚的是, 一名18歲的愛爾蘭籃球員, 因在賽前喝了幾罐紅牛(沒錯, 是Red Bull. 主要成份就是咖啡因, 一罐250毫升的紅牛, 含有80毫克的咖啡因, 是汽水的兩三倍), 在比賽時暴斃後, 喚起了相關機構對刺激性食料進行檢討. 畢竟咖啡因怎樣流行, 始終是藥物, 是興奮劑, 並不是強身健體的東西. 歐盟正監管著這種東西, 要求一些高咖啡因含量的飲品, 必須標示為高咖啡因含量去警告消費者服用.
世界愈現代, 愈繁榮, 咖啡因愈是如影隨形, 問題是過猶不及. 抗拒睡眠, 喝了一杯咖啡, 第一次是有效的. 但當疲勞不斷累積, 一杯咖啡已抵抗不了睡意, 便會喝第二杯. 換句話說, 你會攝取越來越多的咖啡因, 但疲勞卻揮之不去. 最後結論是咖啡因並不能代替好好的睡一覺.
西班牙國民工作時數較長, 但生產力卻比其他歐盟國家來得低. 熟悉西班牙的人都明白, 他們工作時有小睡時間. 小睡的人生產力較高, 能降低死於心臟病的機率. 可是隨著娛樂節目增加, 睡眠時間少了, 部份人要靠咖啡因維持清醒, 結果如上述所示, 西班牙政府要著力引導國民早些回家休息, 顯然咖啡因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好好的睡一覺才是最理想的方法.
星期一, 4月 25, 2011
小品------睡眠
這種佔了我們人生三分之一的行為, 經過數十年後的研究, 科學家們還是不知道人類需要睡眠的原因! 只知道沒睡過覺就會想睡, 7至9小時後, 自己就會起床, 再過15至17個小時又會有疲倦的感覺而再次睡覺. 50年前, 科學家能把睡眠分成慢波睡眠(Slow Ware Sleep, SWS)和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
SWS又叫深層睡眠, 即是熟睡. 睡覺時, 我們會經過好幾個由淺入深的睡眠階段.第一階段是淺睡, 半睡半醒的. 進入第二階段後, 腦波會逐漸平靜. 到達第三階段(有些科學家會再分開成第三及第四階段)才是深層睡眠. 而各階段之間會穿插到REM睡眠, 作夢大多在這個階段發生.
嬰兒期的REM及SWS睡眠時間各一半, 而且第三階段睡眠時間較長, 到幼兒時期REM睡眠便會降到25%. 青春期第二階段睡眠比重會增加. 到老年時的第二階段睡眠更高達80%.
為什麼要睡覺? 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我們的腦需要睡眠. 可是還沒有足夠數據證明其理論成立, 而且要取決於睡眠的種類而定. 美國哈佛大學曾進行了不同的性向測驗, 讓他們小睡一下然後再測驗, 結果顯示, 進入REM睡眠的人, 在型態辨識測驗(例如文法)上成績較優異; 而SWS睡眠的人則有良好的記憶力. 有學者表示, 腦部會在睡眠中重複我們日常的動作, 透過神經元激發, 把當天的動作變為長期記憶儲存. 但也有另一種理論認為腦部會藉由睡眠, 把多餘的東西清除, 進而幫助我們記住重要的東西. 姑勿論那一種原因, 睡覺過後, 思考是清晰了.
而睡眠對生理似乎也有幫助. 睡得較少的兒童, 較容易有過重風險, 睡得少的青少年成績, 往往比有充足睡眠的學生差; 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有一半以上受失眠所困, 能維持良好睡眠的老年人, 往往有較健康的身體. 1980年代曾有一個知名的實驗, 就是禁止老鼠睡著. 把老鼠放在一個特殊裝置上, 當老鼠打盹時, 牠就會掉落水令牠驚醒. 過了大約兩星期, 老鼠死了. 驗屍後卻找不到死因, 所有器官並未受損, 找不到任何問題, 只能結論老鼠是死於沒有睡覺. 還有其他的研究發現, 沒有睡眠的老鼠, 傷口癒合速度變慢了, 體內的免疫系統及控制感染功能也下降了, 也許睡眠有捉進這些功能, 縱使還未確定.
即使我們不知所為何事而睡覺, 但有其重要性. 可是現今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失眠或睡眠不足. 全美國有5000萬至7500萬人有睡眠問題. 鄰近的臺灣, 也有600萬人有睡眠障礙. 觀乎患者失眠原因, 有的是因睡著時, 患者肌肉放鬆令咽喉和食道受到阻塞引致呼吸不能. 當腦部意識到送來的氧氣減少時, 便會令患者醒來, 腦部再次接收到氧氣後, 患者會再次入睡, 但入睡後肌肉又再次阻塞氣管令腦部再次缺氧, 患者又再次被弄醒, 這樣不斷循環下去, 患者只是在不斷小睡, 並沒有真正入睡. 這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是心臟病和中風機會增加所產生的間接疾病, 大多數人都是這個原因.
另一種失眠症, 不是無法入睡, 就是無法維持睡眠狀態. 睡覺時腦子不停轉動, 根本沒有好好休息. 這種失眠症到現在也找不出原因, 卻有3000萬國美人患有這種病. 面對這種真正的失眠症, 首先會用安眠藥, 可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往往會令日後病情更嚴重, 引發反彈性失眠. 較有效的方法, 便是第二步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即是教導患者, 管理自己的睡眠. 這與傳統的促進睡眠方法差不多, 包括在幽暗的地方睡覺, 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等等.
當然失眠也有心理上的, 就是壓力. 尤其是金融海嘯下, 許多人因此失業, 對前路茫茫, 令到他們睡不了. 而女性失眠機率可是男性的兩倍. 某些女性在月事時便睡不好, 又或是更年期時失眠, 也是原因之一. 而在現今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人們往往為了工作而減少睡覺時間. 他們長時間服用提神的東西, 間接令其失眠. 持續24小時不睡覺或持續一星期每晚只睡5小時, 相當於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
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的人, 已失去自制能力, 說話語無倫次, 走路東歪西倒, 換句話說, 那人喝醉了. 亦即是說, 睡眠不足和喝醉了沒分別. 一個醉醺醺的人, 工作能力有多高? 可想而知. 現今香港, 生活艱難, 有時候被迫減少睡眠去應付工作, 這不難理解. 到上床睡覺時, 請各位把心境好好的調節一下, 讓自己能有熟睡階段的時間. 那比起因煩惱而半睡半醒地睡來得理想. 願大家有充足的睡眠.
SWS又叫深層睡眠, 即是熟睡. 睡覺時, 我們會經過好幾個由淺入深的睡眠階段.第一階段是淺睡, 半睡半醒的. 進入第二階段後, 腦波會逐漸平靜. 到達第三階段(有些科學家會再分開成第三及第四階段)才是深層睡眠. 而各階段之間會穿插到REM睡眠, 作夢大多在這個階段發生.
嬰兒期的REM及SWS睡眠時間各一半, 而且第三階段睡眠時間較長, 到幼兒時期REM睡眠便會降到25%. 青春期第二階段睡眠比重會增加. 到老年時的第二階段睡眠更高達80%.
為什麼要睡覺? 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我們的腦需要睡眠. 可是還沒有足夠數據證明其理論成立, 而且要取決於睡眠的種類而定. 美國哈佛大學曾進行了不同的性向測驗, 讓他們小睡一下然後再測驗, 結果顯示, 進入REM睡眠的人, 在型態辨識測驗(例如文法)上成績較優異; 而SWS睡眠的人則有良好的記憶力. 有學者表示, 腦部會在睡眠中重複我們日常的動作, 透過神經元激發, 把當天的動作變為長期記憶儲存. 但也有另一種理論認為腦部會藉由睡眠, 把多餘的東西清除, 進而幫助我們記住重要的東西. 姑勿論那一種原因, 睡覺過後, 思考是清晰了.
而睡眠對生理似乎也有幫助. 睡得較少的兒童, 較容易有過重風險, 睡得少的青少年成績, 往往比有充足睡眠的學生差; 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有一半以上受失眠所困, 能維持良好睡眠的老年人, 往往有較健康的身體. 1980年代曾有一個知名的實驗, 就是禁止老鼠睡著. 把老鼠放在一個特殊裝置上, 當老鼠打盹時, 牠就會掉落水令牠驚醒. 過了大約兩星期, 老鼠死了. 驗屍後卻找不到死因, 所有器官並未受損, 找不到任何問題, 只能結論老鼠是死於沒有睡覺. 還有其他的研究發現, 沒有睡眠的老鼠, 傷口癒合速度變慢了, 體內的免疫系統及控制感染功能也下降了, 也許睡眠有捉進這些功能, 縱使還未確定.
即使我們不知所為何事而睡覺, 但有其重要性. 可是現今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失眠或睡眠不足. 全美國有5000萬至7500萬人有睡眠問題. 鄰近的臺灣, 也有600萬人有睡眠障礙. 觀乎患者失眠原因, 有的是因睡著時, 患者肌肉放鬆令咽喉和食道受到阻塞引致呼吸不能. 當腦部意識到送來的氧氣減少時, 便會令患者醒來, 腦部再次接收到氧氣後, 患者會再次入睡, 但入睡後肌肉又再次阻塞氣管令腦部再次缺氧, 患者又再次被弄醒, 這樣不斷循環下去, 患者只是在不斷小睡, 並沒有真正入睡. 這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是心臟病和中風機會增加所產生的間接疾病, 大多數人都是這個原因.
另一種失眠症, 不是無法入睡, 就是無法維持睡眠狀態. 睡覺時腦子不停轉動, 根本沒有好好休息. 這種失眠症到現在也找不出原因, 卻有3000萬國美人患有這種病. 面對這種真正的失眠症, 首先會用安眠藥, 可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往往會令日後病情更嚴重, 引發反彈性失眠. 較有效的方法, 便是第二步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即是教導患者, 管理自己的睡眠. 這與傳統的促進睡眠方法差不多, 包括在幽暗的地方睡覺, 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等等.
當然失眠也有心理上的, 就是壓力. 尤其是金融海嘯下, 許多人因此失業, 對前路茫茫, 令到他們睡不了. 而女性失眠機率可是男性的兩倍. 某些女性在月事時便睡不好, 又或是更年期時失眠, 也是原因之一. 而在現今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人們往往為了工作而減少睡覺時間. 他們長時間服用提神的東西, 間接令其失眠. 持續24小時不睡覺或持續一星期每晚只睡5小時, 相當於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
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1%的人, 已失去自制能力, 說話語無倫次, 走路東歪西倒, 換句話說, 那人喝醉了. 亦即是說, 睡眠不足和喝醉了沒分別. 一個醉醺醺的人, 工作能力有多高? 可想而知. 現今香港, 生活艱難, 有時候被迫減少睡眠去應付工作, 這不難理解. 到上床睡覺時, 請各位把心境好好的調節一下, 讓自己能有熟睡階段的時間. 那比起因煩惱而半睡半醒地睡來得理想. 願大家有充足的睡眠.
星期六, 4月 23, 2011
印度 (下)
1998年, 當時的總理瓦傑帕伊(Atal.Bihari.Vajpayee, 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 提出一個規模媲美1850年代英國殖民時期所興建的鐵路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仿傚當年美國州際公路系統發展推動戰後經濟一樣, 建設一條連結四大人口集中地的高速公路. 亦即是把首都新德里, 孟買, 清奈(Chennai)和加爾各答連結起來, 用以提高國家運輸水平, 從而推動國內經濟. 以這公路為基礎, 訂下了將超過1000人的城鎮全部連起來的目標, 進一步把印度各地城鎮之間的隔閡打破. 這就是黃金四角(Gold Quadrilateral)公路計劃. 正如當時總理命這個名一樣, 印度正因黃金四角而飛躍起來了.
黃金四角公路計劃, 不是空穴來風, 而是高瞻遠矚的龐大規劃. 自脫離英國獨立後, 循著亞州社會主義實踐, 經濟的確開始萌芽. 可是到了1990年代卻開始到達樽頸, 當時總理瓦傑帕伊深明, 國家要飛得更高更遠, 一條現代化的公路不可或缺. 十年已過, 這條被譽為最精心設計的高科技傑作, 已完成了一半. 縱使在收地的時候, 不時遇到當地民眾抗爭, 但更大部份人, 感受到從黃金四角帶來的好處, 一切都在慢慢地變化.
黃金四角, 令印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地貨物流通量增加了, 還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勞動力到大城市工作, 他們大多是貧民, 縱使到大城市工作或當卡車司機的工時長得很, 可是掙來的錢卻比在故鄉耕種多幾倍. 因為黃金四角, 貧民能有餘錢給自己的子女上學, 學校距離亦因為公路而縮短. 亦因為黃金四角, 令到印度汽車工業蓬勃起來. 在2007-2008年, 印度的汽車銷售達到150萬架, 預計到2015年會達到300萬架. 今天, 仰賴黃金四角公路, 印度的工業發展出特有的 ”生態系統”. 一個完整的物流供應鏈, 環環緊扣不同的產品生產線. 加上超過200個的經濟特區, 現今印度出口年達150億美元, 造就每年經濟增長達9%, 這都是黃金四角公路的功勞.
變化不只在物質上, 思想也在變. 發展中國家醫療質素水平低, 原因之一是醫生短缺. 在發展中國家當醫生的薪水非常低, 卻要應付上百的病患. 對付疾病已分身不暇, 更不用說教導人們衞生, 營養, 哺乳及家庭護理等保健知識. 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 綜合農村健康計劃在孟買東面的占克德於1970年創立. 目的是促進赤貧人士的健康, 提供預防疾病的服務給無法負擔的窮人. 計劃挑選的人大多是賤民階級的婦女, 因她們能明白窮人生活的狀況, 會樂於奉獻. 訓練由占克德校區開始, 並持續進行訓練, 每到週二, 她們會討論她們的村莊的問題, 同時會進行新的課題. 她們會和行動組: 一名護士, 醫務輔助人員, 社工及醫師一起進行查訪, 從中吸收經驗.
一個鄉村醫療員, 就能把80%的醫療需求解決. 她們能提供簡單處方, 接生及治療小兒科疾病服務, 還會教導預防疾病, 水及衞生知識, 更開拓民眾腦袋, 打破傳統迷信觀念. 計劃推行不到三年, 其成效超卓, 更多女性待到18歲才結婚, 懂得避孕把家庭規模變小, 而女性接受教育的人也多了. 新生嬰兒死亡率只有2.2%, 患上肺炎, 瘧疾, 痲瘋, 破傷風及結核病等傳統病症幾乎絕跡. 三歲以下的孩童營養不良率更低至零. 村民健康了, 間接帶動了村莊的經濟, 他們有能力耕種, 作物更多元化, 也不用愁灌溉及飲用水問題. 最重要是, 階級觀念正被打破, 由一塊沒有靈魂的石頭, 重拾了自信及尊嚴, 富予她們勇氣, 讓她們變回人.
沒錯. 各地正在變化! 好似達拉維的貧民窟, 現正分區發展, 一步步的將貧民遷到政府興建的公寓, 區內設有學校, 清真寺等基本設施而成為一個完善的社區. 在加爾各答, 除著當地道路設施日趨完善, 人力車夫終會慢慢地被歷史洪流沖走. 旁遮普也一樣, 隨著地方政府向流民們提供土地和住屋, 讓他們也能取得津貼及福利後, 他們生活也會慢慢改變. 處身不同地方的人, 但信念是一樣的. 正如一位朋友介紹給我欣賞的印度電影一樣.
印度寶萊塢電影思想題材健康, 在朋友那套電影, <3 Idiots>, 可見一斑. 故事以其中一位主角收到一個電話後, 裝心臟病逼使飛機降落開始, 以那位主角回憶倒敘他和另一位家景清苦的同學遇到那位才華橫溢, 打破格律的插班生的一段大學生活. 入學第一天, 那位插班生便以知識反擊捉弄他的學長. 上學第一日, 那位古板教授便以賽跑比喻人生. 跑得不夠快, 就只有慘遭蹂躪. 但這位新生卻依然故我, 認為只要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當中發生了不少笑中有淚的事, 並扭轉了這兩位主角的命運.
全片手法輕鬆幽默, 又扣人心弦, 過去和現在的時間穿插自然又能首尾呼應, 其水準之高, 絕不輸給真正的荷里活電影. 更重要的是, 賺人熱淚亦不忘表達人生哲理. 就是這種精神, 讓城市規劃師為達拉維絞盡腦汁, 讓貧民區滿腦點子的小伙子充滿希望, 讓占克德的賤民活得更好, 亦讓印度前途更光明, 更耀眼.
黃金四角公路計劃, 不是空穴來風, 而是高瞻遠矚的龐大規劃. 自脫離英國獨立後, 循著亞州社會主義實踐, 經濟的確開始萌芽. 可是到了1990年代卻開始到達樽頸, 當時總理瓦傑帕伊深明, 國家要飛得更高更遠, 一條現代化的公路不可或缺. 十年已過, 這條被譽為最精心設計的高科技傑作, 已完成了一半. 縱使在收地的時候, 不時遇到當地民眾抗爭, 但更大部份人, 感受到從黃金四角帶來的好處, 一切都在慢慢地變化.
黃金四角, 令印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地貨物流通量增加了, 還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勞動力到大城市工作, 他們大多是貧民, 縱使到大城市工作或當卡車司機的工時長得很, 可是掙來的錢卻比在故鄉耕種多幾倍. 因為黃金四角, 貧民能有餘錢給自己的子女上學, 學校距離亦因為公路而縮短. 亦因為黃金四角, 令到印度汽車工業蓬勃起來. 在2007-2008年, 印度的汽車銷售達到150萬架, 預計到2015年會達到300萬架. 今天, 仰賴黃金四角公路, 印度的工業發展出特有的 ”生態系統”. 一個完整的物流供應鏈, 環環緊扣不同的產品生產線. 加上超過200個的經濟特區, 現今印度出口年達150億美元, 造就每年經濟增長達9%, 這都是黃金四角公路的功勞.
變化不只在物質上, 思想也在變. 發展中國家醫療質素水平低, 原因之一是醫生短缺. 在發展中國家當醫生的薪水非常低, 卻要應付上百的病患. 對付疾病已分身不暇, 更不用說教導人們衞生, 營養, 哺乳及家庭護理等保健知識. 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 綜合農村健康計劃在孟買東面的占克德於1970年創立. 目的是促進赤貧人士的健康, 提供預防疾病的服務給無法負擔的窮人. 計劃挑選的人大多是賤民階級的婦女, 因她們能明白窮人生活的狀況, 會樂於奉獻. 訓練由占克德校區開始, 並持續進行訓練, 每到週二, 她們會討論她們的村莊的問題, 同時會進行新的課題. 她們會和行動組: 一名護士, 醫務輔助人員, 社工及醫師一起進行查訪, 從中吸收經驗.
一個鄉村醫療員, 就能把80%的醫療需求解決. 她們能提供簡單處方, 接生及治療小兒科疾病服務, 還會教導預防疾病, 水及衞生知識, 更開拓民眾腦袋, 打破傳統迷信觀念. 計劃推行不到三年, 其成效超卓, 更多女性待到18歲才結婚, 懂得避孕把家庭規模變小, 而女性接受教育的人也多了. 新生嬰兒死亡率只有2.2%, 患上肺炎, 瘧疾, 痲瘋, 破傷風及結核病等傳統病症幾乎絕跡. 三歲以下的孩童營養不良率更低至零. 村民健康了, 間接帶動了村莊的經濟, 他們有能力耕種, 作物更多元化, 也不用愁灌溉及飲用水問題. 最重要是, 階級觀念正被打破, 由一塊沒有靈魂的石頭, 重拾了自信及尊嚴, 富予她們勇氣, 讓她們變回人.
沒錯. 各地正在變化! 好似達拉維的貧民窟, 現正分區發展, 一步步的將貧民遷到政府興建的公寓, 區內設有學校, 清真寺等基本設施而成為一個完善的社區. 在加爾各答, 除著當地道路設施日趨完善, 人力車夫終會慢慢地被歷史洪流沖走. 旁遮普也一樣, 隨著地方政府向流民們提供土地和住屋, 讓他們也能取得津貼及福利後, 他們生活也會慢慢改變. 處身不同地方的人, 但信念是一樣的. 正如一位朋友介紹給我欣賞的印度電影一樣.
印度寶萊塢電影思想題材健康, 在朋友那套電影, <3 Idiots>, 可見一斑. 故事以其中一位主角收到一個電話後, 裝心臟病逼使飛機降落開始, 以那位主角回憶倒敘他和另一位家景清苦的同學遇到那位才華橫溢, 打破格律的插班生的一段大學生活. 入學第一天, 那位插班生便以知識反擊捉弄他的學長. 上學第一日, 那位古板教授便以賽跑比喻人生. 跑得不夠快, 就只有慘遭蹂躪. 但這位新生卻依然故我, 認為只要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當中發生了不少笑中有淚的事, 並扭轉了這兩位主角的命運.
全片手法輕鬆幽默, 又扣人心弦, 過去和現在的時間穿插自然又能首尾呼應, 其水準之高, 絕不輸給真正的荷里活電影. 更重要的是, 賺人熱淚亦不忘表達人生哲理. 就是這種精神, 讓城市規劃師為達拉維絞盡腦汁, 讓貧民區滿腦點子的小伙子充滿希望, 讓占克德的賤民活得更好, 亦讓印度前途更光明, 更耀眼.
星期三, 4月 20, 2011
印度 (上)
我想香港人對這個鄰居不太了解. 擁有十多億人, 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家. 又是第一大的推行民主體制的國家, 有七億多選民. 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 其用十年由重工業轉型至高科技信息的城市, 班加羅爾(Bangalore), 更有印度矽谷之稱, 微軟, Intel等誇國企業也進駐這裡. 另外, 孟買(Bombay)是印度的商業和娛樂業之都, 除了印度證券交易所外, 還有許多印度公司的總部都設在該市. 這個五光十色的大都會, 更龐大的電影業工廠, 被譽為寶萊塢(Bollywood). 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居全世界第一. 與中國, 俄羅斯, 巴西及南非(在中國海南島三亞市舉行的五國鋒會時新加入的)合稱金磚五國, BRICS (五國國家英文字母字首為名. 分別是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South Africa.)
但在風光的背後, 卻是新興發展國家所面對的問題. 最直接的, 莫過於貧富懸殊. 在孟買裡的城市, 達拉維(Dharavi), 壁壘分明的建築, 把貧者和富者徹徹底底的分開來. 住有一百萬人, 被喚作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身處孟買正中心, 一面是用鋅鐵建成, 雜亂無章的屋子. 內裡缺乏電力, 乾淨食水, 衛生情況惡劣. 那些非正式住宅, 住著不同地方來的人. 為生活, 他們從事著不同的工作. 有紡織, 陶藝, 製革, 甚至非法釀酒. 工業污染, 令到北面的人頭痛不已. 達拉維北面, 就是擁有高尚住宅, 金融大樓的商業區, 班德拉(Bandra). 這裡應有盡有, 和達拉維可謂差天共地.
另一個問題, 就是社會基本設施缺位. 在西孟加爾邦(West Bengal)的加爾各答(Kolkata), 以三個M字而聞名: 馬克思主義(Maxism, 印度實行聯邦制, 共產黨主導了該地30年), 米西堤(Mishti, 一種當地最受歡迎的乳酪) 和聖人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人所共知的天主教聖人, 對加爾各答瀕死百姓不離不棄的善行為國際稱道.). 有近1500萬人居住, 和達拉維一樣有大型的貧民區, 被稱為是世界的大城市中, 唯一還有龐大人力車車隊的城市. 這顯然不是光彩的稱呼. 6000千輛人力車, 每日營營役役, 為一些住在狹窄小巷裡的人服務. 而每到雨季, 加爾各答的路總是水浸, 滿是泥濘, 人力車正正在這時發揮最大功用, 能以最快的時間, 把人送到目的地. 基本設施的缺乏, 制約該城的發展.
而印度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地方, 就是階級觀念極為嚴重. 尤其是女性, 她們地位低下, 既不能讀書, 命運又受父母的擺佈. 被父母盲婚啞嫁入到男家後, 什麼也要聽從丈夫, 縱使被丈夫奴役, 虐打, 拋棄也得接受. 而印度更有一個毫無地位的階級, 賤民階級, 他們不能穿鞋子, 甚至屈辱得即是只是賤民階級人士衣角碰到食物, 也會被階級高的人丟掉. 在村中一切設施, 他們也不能接觸.
在英國殖民地時, 曾派官員到現在印度北方的旁遮普(Punjabi)進行人口普查, 因偏見認為某些部族是罪惡淵源, 因此在1871年頒布了<犯罪部落法> (Criminal Tribes Act), 列出數十個流浪民族群是罪犯, 縱使印度在獨立後, 以<經常性違法者法> (Habitual Offenders Act)去代替, 但也好不了哪裡. 那8000萬不同部族的流民成了地位最低的賤民. 他們遵著祖先的腳步流徙, 生活困苦, 又因沒有戶籍登記, 領不到政府的援助. 而最可悲的, 莫過於植根他們心中理所當然的觀念, 認為宿命無法打破, 只有無奈的默默承受.
但在風光的背後, 卻是新興發展國家所面對的問題. 最直接的, 莫過於貧富懸殊. 在孟買裡的城市, 達拉維(Dharavi), 壁壘分明的建築, 把貧者和富者徹徹底底的分開來. 住有一百萬人, 被喚作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身處孟買正中心, 一面是用鋅鐵建成, 雜亂無章的屋子. 內裡缺乏電力, 乾淨食水, 衛生情況惡劣. 那些非正式住宅, 住著不同地方來的人. 為生活, 他們從事著不同的工作. 有紡織, 陶藝, 製革, 甚至非法釀酒. 工業污染, 令到北面的人頭痛不已. 達拉維北面, 就是擁有高尚住宅, 金融大樓的商業區, 班德拉(Bandra). 這裡應有盡有, 和達拉維可謂差天共地.
另一個問題, 就是社會基本設施缺位. 在西孟加爾邦(West Bengal)的加爾各答(Kolkata), 以三個M字而聞名: 馬克思主義(Maxism, 印度實行聯邦制, 共產黨主導了該地30年), 米西堤(Mishti, 一種當地最受歡迎的乳酪) 和聖人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人所共知的天主教聖人, 對加爾各答瀕死百姓不離不棄的善行為國際稱道.). 有近1500萬人居住, 和達拉維一樣有大型的貧民區, 被稱為是世界的大城市中, 唯一還有龐大人力車車隊的城市. 這顯然不是光彩的稱呼. 6000千輛人力車, 每日營營役役, 為一些住在狹窄小巷裡的人服務. 而每到雨季, 加爾各答的路總是水浸, 滿是泥濘, 人力車正正在這時發揮最大功用, 能以最快的時間, 把人送到目的地. 基本設施的缺乏, 制約該城的發展.
而印度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地方, 就是階級觀念極為嚴重. 尤其是女性, 她們地位低下, 既不能讀書, 命運又受父母的擺佈. 被父母盲婚啞嫁入到男家後, 什麼也要聽從丈夫, 縱使被丈夫奴役, 虐打, 拋棄也得接受. 而印度更有一個毫無地位的階級, 賤民階級, 他們不能穿鞋子, 甚至屈辱得即是只是賤民階級人士衣角碰到食物, 也會被階級高的人丟掉. 在村中一切設施, 他們也不能接觸.
在英國殖民地時, 曾派官員到現在印度北方的旁遮普(Punjabi)進行人口普查, 因偏見認為某些部族是罪惡淵源, 因此在1871年頒布了<犯罪部落法> (Criminal Tribes Act), 列出數十個流浪民族群是罪犯, 縱使印度在獨立後, 以<經常性違法者法> (Habitual Offenders Act)去代替, 但也好不了哪裡. 那8000萬不同部族的流民成了地位最低的賤民. 他們遵著祖先的腳步流徙, 生活困苦, 又因沒有戶籍登記, 領不到政府的援助. 而最可悲的, 莫過於植根他們心中理所當然的觀念, 認為宿命無法打破, 只有無奈的默默承受.
星期日, 4月 10, 2011
小品------掃墓
慎終追遠, 為中國儒家學說裡一個重要部份. 透過每年清明時的掃墓, 向自己的先人, 祖先致祭, 表達對其尊敬, 祈求在世之人得到庇佑福澤. 善待先人, 就是善待在世之人. 因為中國人認為先人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若先人不滿, 會為後人投來疾病及災禍. 在西方人眼中, 中國人對來世的看法是實際的, 有著濃厚的階級觀念, 上至皇侯將相, 下至仕農工商, 對祭祀都很講究. 而玄奘把佛教帶入中土, 並翻譯大量經籍, 把來世思想更巨細無遺地展析出來, 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其實東西方對殯葬的習俗, 何其相似. 遠至古埃及, 近至近代東南亞的儀式, 其祭品及思想, 都是和時代緊扣著.
中國最早已知的墓祭文化, 見於公元5800前至5000年的大地灣文化, 那時是新石器時代, 其出土的陪葬品除了農業社會常用的用具, 還有陶器, 串珠首飾等. 去到公元前4500至3000年的紅山文化, 開始發現階級制度的陪葬品, 好似玉石及手工精巧的陶器. 到了公元前約3000年至2000年的龍山文化出現, 才被發現最早的祭祖儀式.
說東西方的殯葬儀式相似, 只因不論東西方, 都有用活人陪葬. 從古埃及, 法老們靈墓裡的木乃伊, 到瑪雅祭祀儀式都可見一班. 尤其是瑪雅祭祀平臺遺址更是駭人. 把奴隸或俘虜帶到高高的祭壇臺上, 被祭司生劏胸膛, 然後把心臟由祭壇頂丟到石級, 讓其滾到最底來祭天. 在當時來說, 可能是理所當然. 而人祭早在商朝時期就十分流行. 統治階級或達官權貴探用人祭以取悅神祇外, 還以人來陪葬以顯其死後到陰間地位也能保持延續下去. 直到周朝, 祭祀物品才以特別的冥器及當時的實物, 例如稻, 粟, 鐵器等所代替.
說到最極盡奢華的陪葬物, 要數到秦始皇的兵馬俑了. 這批雕像和真人大少完全一樣, 估計數目多達8000具, 用以來世對秦始皇效忠. 到漢朝時, 陪葬品變得更實際. 從景帝的墓裡可見當時的日常用品如牲口, 馬車, 木工工具等與當時流行的東西大同小異. 而云云物品之中, 發現了陰曹地府專用的官印. 可見中國人對於陰間思想源遠流長, 根深柢固.
中國人認為死後, 人還是維持自己原本的樣子, 來世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比較西方死後的重生, 贖罪的觀念還樂觀. 但隨著時代變遷, 祭祖開始變得公式化. 也許是因為身處遠方工作, 難以回鄉拜祭外, 還有以環保概念發展的網上掃墓, 孝子賢孫再不用長途跋涉, 安在家中便能以表追思之意. 但個人認為祭祖變得形式化, 主要是對祖先情感的遺失.
以本人為例, 對兩年前去世的外公感情, 比起未出世便去世的爺爺的感情絕對是深厚得多. 因為外公對我們的情是實在的, 正如我們對外公的情都是真實. 曾和他閒話, 和他吃飯, 和他旅行, 這一點一滴匯聚成回憶的江河, 不時都會想起. 相對從沒接觸過, 只在冰冷石碑上寫著爺爺名字的片片隻字, 實在難以投入. 這樣說對祖先真的很無禮, 但這是事實. 難道為掃墓而掃墓便是有情嗎? 不敢苟同.
思念是從回憶裡衍生出來的, 有著回憶才能追遠. 沒有回憶, 縱使上到墳前三跪九叩, 把禮節做到最好, 其情感也是空洞的. 那只是為禮節而做, 並不是為先人而做. 願你們真心的慎終追遠吧!
中國最早已知的墓祭文化, 見於公元5800前至5000年的大地灣文化, 那時是新石器時代, 其出土的陪葬品除了農業社會常用的用具, 還有陶器, 串珠首飾等. 去到公元前4500至3000年的紅山文化, 開始發現階級制度的陪葬品, 好似玉石及手工精巧的陶器. 到了公元前約3000年至2000年的龍山文化出現, 才被發現最早的祭祖儀式.
說東西方的殯葬儀式相似, 只因不論東西方, 都有用活人陪葬. 從古埃及, 法老們靈墓裡的木乃伊, 到瑪雅祭祀儀式都可見一班. 尤其是瑪雅祭祀平臺遺址更是駭人. 把奴隸或俘虜帶到高高的祭壇臺上, 被祭司生劏胸膛, 然後把心臟由祭壇頂丟到石級, 讓其滾到最底來祭天. 在當時來說, 可能是理所當然. 而人祭早在商朝時期就十分流行. 統治階級或達官權貴探用人祭以取悅神祇外, 還以人來陪葬以顯其死後到陰間地位也能保持延續下去. 直到周朝, 祭祀物品才以特別的冥器及當時的實物, 例如稻, 粟, 鐵器等所代替.
說到最極盡奢華的陪葬物, 要數到秦始皇的兵馬俑了. 這批雕像和真人大少完全一樣, 估計數目多達8000具, 用以來世對秦始皇效忠. 到漢朝時, 陪葬品變得更實際. 從景帝的墓裡可見當時的日常用品如牲口, 馬車, 木工工具等與當時流行的東西大同小異. 而云云物品之中, 發現了陰曹地府專用的官印. 可見中國人對於陰間思想源遠流長, 根深柢固.
中國人認為死後, 人還是維持自己原本的樣子, 來世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比較西方死後的重生, 贖罪的觀念還樂觀. 但隨著時代變遷, 祭祖開始變得公式化. 也許是因為身處遠方工作, 難以回鄉拜祭外, 還有以環保概念發展的網上掃墓, 孝子賢孫再不用長途跋涉, 安在家中便能以表追思之意. 但個人認為祭祖變得形式化, 主要是對祖先情感的遺失.
以本人為例, 對兩年前去世的外公感情, 比起未出世便去世的爺爺的感情絕對是深厚得多. 因為外公對我們的情是實在的, 正如我們對外公的情都是真實. 曾和他閒話, 和他吃飯, 和他旅行, 這一點一滴匯聚成回憶的江河, 不時都會想起. 相對從沒接觸過, 只在冰冷石碑上寫著爺爺名字的片片隻字, 實在難以投入. 這樣說對祖先真的很無禮, 但這是事實. 難道為掃墓而掃墓便是有情嗎? 不敢苟同.
思念是從回憶裡衍生出來的, 有著回憶才能追遠. 沒有回憶, 縱使上到墳前三跪九叩, 把禮節做到最好, 其情感也是空洞的. 那只是為禮節而做, 並不是為先人而做. 願你們真心的慎終追遠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