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核能有取代石油及煤的位置, 成為新世代能源, 可是其曾是武器的背景陰影, 總是揮之不去, 核武還是不少國家趨之若鶩的東西. 從國防上, 擁有核武令戰力幾何級數的上升, 別國不敢輕易進犯. 技術上, 擁有核武等於有能力以發展核能發電, 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莫大幫助. 擁有核武, 更意味著國家在聯合國裡的話語權上升, 能為國家謀更大的利益, 對國家地位提升有著極大幫助. 因此, 不少國家, 都千方百計發展核武.
好似印度在1950年代得到加拿大的核技術幫助,
建設反應堆. 可是1974年, 印度從反應堆中偷偷提取鈽, 在5月18日進行核子試爆. 縱使日後被各國排擠, 終止提供核技術, 但印度對核技術的野心, 並沒有終止. 憑著自身研究, 成功發展核技術. 這讓鄰國對手巴基斯坦, 也不甘示弱. 得到中國的技術幫助, 在1998年5月28日及30日成功進行地下核試, 也成為核武擁有國. 而有巴基新坦核彈之父之稱的阿卜杜勒.卡廸爾.汗 (Abdul Qadeer Khan) 曾透露, 把核技術洩露給利比亞,
伊朗及北韓. 在近期伊朗開發核技術的大動作, 用以對抗鄰近國家以色列,
因其亦被確定擁有核武. 至於北韓, 這個東南亞最封閉的國家, 對以核武去增加國家的政治及其地位, 讓附近國家, 尤其是日本及南韓, 不論人民或其政府, 都十分憂心.
1945年美國與蘇聯的冷戰,
製造大量的核彈 (當時美國擁有3萬2千枚, 而蘇聯則有4萬5千枚). 亦因核彈威力之可怕, 縱使數量眾多, 但雙方也相互制衡, 不敢輕舉妄動. 直至1991年12月25日,
蘇聯解體, 意味著美國的勝利, 但伴隨而來就是另一個惡夢. 蘇聯解體後, 其庫存的核彈頭有不少流落到其解體後獨的國家. 白俄羅斯, 哈薩克及烏克蘭等, 她們接收了不少數量的核武.
而各國國家建立之初, 其政局及經濟也不穩, 造就核彈頭流落到黑市的危機. 亦因為蘇聯解體, 有部分的核技術的人才, 外流到其他對核武有野心的國家手裡.
不過, 以美國角度來說,
最令其擔憂莫過於核技術流到被指為發動恐怖襲擊的組織, 和被定勝為邪惡軸心的國家. 不少國家對核武的渴望, 造就不少的走私核原料的活動. 從1992年到2001年之間,
發生了不少的核原料走私大案, 而大部份案件都是發生在俄羅斯及其解體後的國家. 好似1993年在俄羅斯安得烈耶瓦灣檢獲1.8公近的高濃縮鈾, 1994年在俄羅斯聖彼德堡所逮獲的3公斤高濃縮鈾, 同年在捷克的布拉格, 也查獲了2.7公斤的高濃縮鈾;
而最大宗的高濃縮鈾走私案, 在1998年, 於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所逮到的18.5公斤高濃縮鈾. 從大大小小的案例中可見核武在黑市市場內, 永遠許多國家及恐怖組織們的搶手貨.
蘇聯解體後, 其核武的記錄亦隨之缺失, 難以猜測失去了的核武或核材料在哪兒, 而初代核彈只需要有大約4公斤的鈽, 或15公斤左右的高濃縮鈾就能造到, 體積更能細到只有手提箱這麼大,
只要一個微型電子器, 就能引爆一個相當於100噸黃色炸藥的核彈, 能催毁幾百公尺外的建築物, 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其輻射更是難以徹底清除.
除了其歷史問題外,
核能的另一個缺點就是發電後殘留下來的核廢料難以處理. 為防止輻射洩漏, 其儲存空間需要密封之餘, 其建築質量也不能馬虎. 再加上每年的例行對其地方進行檢查, 可見其成本也不少.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 現今恐怖組織只要得到一些放射性核廢料, 加上一個手提箱爆彈就能影響方圓幾百米的地方, 那些輻射, 更需要幾個月時間, 花費數百萬美元清理.
在現今人類之知歷史上, 核子武器只用過一次, 但這夢魘卻揮之不去至現在. 可是最可怕的,
就是人為錯誤引發的大災難, 這種威脅有遠有近, 任何人也感受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