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 20, 2013

台長讀書會分享



23日, 台長梁錦祥舉辦了一個讀書分享會, 題目為: 如何博覽群書. 作為台長網台的聽眾之一, 知道他見多識廣不在話下, 想不到的是, 除了練功夫, 做節目, 出席不同活動之餘, 還有時間閱讀, 這才耐人尋味. 因此, 一個小小的分享會, 也能號召到不少聽眾, 是日活動坐無虛席, 可見不只我一個人對台長這方面的好奇, 大家也想了解台長的閱讀心得, 從中得到啟示.
可是分享會一開始, 台長就破了題, 說人不可能博覽群書. 他指出博覽群書, 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就算有人能博覽群書, 也生活潦倒, 不見得富有. 這主題, 只是商業性質, 用以吸引我們到來. 他透露我們要做的, 是以我們已有的知識, 構建一個知識網絡. 換句話說, 就是不同的知識之間, 不論是天文, 地理, 歷史, 文學, 甚至是神秘學, 都是有關聯的. 他以其節目為例, 以當時的歷史背景為切入點, 道出牛頓力學的由來, 把算式背後故事娓娓道來, 令趣味性提升.
回想升中五時, 學校要我們選擇文科, 商科或理科, 就是硬生生將各種知識的關係剪斷. 這是香港教育一直以來的制度問題, 總是被人認為不能學以致用, 對工作毫無幫助. 文科者沒有邏輯思考的能力, 理科者從不知道那些算式的來歷, 商科者更是枯燥不斷重複又重複的刻板動作. 在看似有選擇的自由假象下, 把學生平衡發展這一途給抹煞了.
接著台長指出, 我們閱讀所面對的三個困難: 沒時間, 看完忘記了, 內容過於艱深看不懂. 台長以自己為例, 他每日要有十小時睡覺才行. 就算睡不到十小時就醒了, 也要懶床懶到足才行. 剩餘十四個小時, 還能做到這樣多事, 所以台長認為我們都可以做到. 再者, 知識是靠累積而來的, 即使我們只有半句鐘, 甚至十分鐘, 也有可做的事. 換句話說, 就是要我們不要浪費時間, 不要蹉跎歲用.
聽到這裡, 自己也很慚愧. 因為自己在時間分配上, 十分不濟. 手頭上有很多事想做, 老是覺得廿四小時也不夠, 卻終日坐在電腦案前蹉跎, 書桌上還有許多書未看, 要寫的東西還未完成, 日復日的, 一事無成. 可是台長卻可以主持多個電台節目, 還有時間看書, 更可以學功夫, 總是在羨慕別人是沒用的, 一定要將自己的精神集中完成手上工作才行.
在這裡, 亦見到科技對人的另一個副作用, 便是使人集中力時間不斷縮短. 在街上隨處可見人們埋首手機上, 不論遊戲, 電視劇, 聊天等等, 人們只將精力放在娛樂上, 得到丁點兒的麻醉, 但在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溝通能力卻爛得可以, 有時也在想, 究竟科技是不是真的使人進步呢?
至於看完忘記了這方面, 台長指出有短暫記憶及長期記憶兩種, 而短暫記憶在考試時總是很吃香, 可是考試過後, 就忘記得一乾二淨. 只有長期記憶對知識的累積有用. 再者, 不是長時間埋首書叢中就能得到知識, 在飲食上, 台長表示食多些蛋白質的食物能增加記憶. 還有要有適量運動才行, 因為運動過後, 腦部釋出某些物質, 對我們記憶也有幫助.
的而且確, 蛋白質裡面有酪氨酸(Tyrosine), 能刺激大腦保持精神集中, 對思維, 長期記憶以及回憶也有幫助. 所以在閱讀時或考試溫習時, 需要保持頭腦敏銳清醒, 進食時就要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 而運動能激化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帶動體內荷爾蒙分泌, 促進細胞分裂, 對大腦中樞神經元發展很有幫助. 因此, 不要長時間坐在案頭上看書或溫習, 抽一點點時間運動, 對記憶也很有幫助. 更何況長時期坐在看書, 不見得就能記住, 投入時間到某個數目, 想做的結果效率會不斷遞減, 這就是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 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不論我們有沒有讀過經濟, 也應該明白.
最後就對書本的理解問題. 台長表示這問題關乎個人對中文及英文的水平有多高, 並認為我們生於香港, 有先天的優勢, 只因我們比較新加坡, 台灣及大陸, 在中英文水平上較好, 而且這個華洋雜處之地, 較容易找到不同國家的書藉. 對於我們閱讀理解的障礙, 台長建議我們要有一本能解釋清楚詳細的中文及英文字典各一本, 最理想是最傳統的, 要用索引查找的字典.
去到問答時段時, 有在場人士問台長, 怎樣揀選適合自己的書籍? 這也是視乎個人能力的問題, 台長認為某本書是不是適合自己, 只要嘗試翻閱開首的章節十多頁便能判斷出來. 另外, 台長認為只要我們懂得利用書本後面的Index部份, 讀書就能事半功倍. 至於哪間圖書館藏書夠豐富及多元化, 台長說當然是大學圖書館, 並指明是港大的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藏書都豐富, 可是不夠多元化.
整個分享會讓我們獲益良多, 亦切合我們所需. 還記得台長那個知識累積的比喻: 以水喉向著筲箕灌水, 十年後, 也是什麼也留不到. 如是一個水缸, 縱使每日只是一滴水點, 十年後, 也能盛到一定量的水. 台長以此比喻, 勉勵我們持之以恆去做, 將來也能像他一樣, 博古通今. 永遠相信智識就是力量, 亦是文明的象徵, 讓我們把壞習慣改掉, 好好的充實自己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