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20, 2011

進化論十一: 祖先的道路.智人 (下)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基因學家從一個4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化石裡提取了一個378個字母的微小粒腺體基因樣本碎片. 小粒腺體基因是每個主基因碼細胞的一種短基因附加物. 當科學家們解讀那些字母時, 發現了其樣本與現存人類的差異早在現代人從非洲遷徙出來之前已是不同的系譜, 雖然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是同一個祖先演化出來.
人類學家推測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源於同一個祖先, 其後進行遷徙, 遷徙到地中海以北的祖先成為了後來的尼安德塔人, 而到地中海以南生活的, 則變成了現代人. 人族從地理上分支出這兩個系譜, 所以從現代我們的基因裡絲毫找不到尼安德塔人基因的痕跡. 有學者認為大約4萬年前歐洲的一場基因突變, 令到尼安德塔人被現代人所取代, 而突變的地方, 可能是和語言發展有關. 加上比較能做出更精細的工具, 以致尼安德塔人衰落而消失. 從埃爾西德隆的尼安德塔人化石所含的DNA樣本最為完整, 塑造出尼安德塔人是擁有紅頭髮和白色有點點雀斑的皮膚, 可是紅頭髮的基因卻和現代人紅頭髮的基因不同, 亦間接暗示出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的不同.
當然, 尼安德塔人的消失, 並不只有上述的主張. 1979年, 考古學家在法國西南部的聖塞賽爾(Saint-Cesaive)發掘了一具尼安德塔人晚期時代的化石. 伴隨著那具化石的是一般我們認為現代人才有能力製造的裝飾品------有孔的動物牙齒和象牙環. 到了1996年, 亦在法國的亞西蘇居爾(Arcy-sur-Cure)處的某一個洞穴, 也有同樣發現. 近幾年, 學者在所處法國某一個名叫佩許德拉杰(Pech del Aze)裡發現了二氧化錳, 研究分析顯示尼安德塔人很早便會用顏料裝飾身體, 亦即是原始的現代人行為. 由此有學者認為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行為大抵相同, 加上在葡萄牙拉加維爾(Lagar Velho)發現有2萬4500年的幼童化石, 及羅馬尼亞的穆耶里(Muierii)發現一塊有3萬2000年的顱骨, 認為兩族群可能有雜交過, 縱使非常罕見, 又沒有相關化石做佐證.
從尼安德塔人的化石裡, 科學家從牙齒找到更多尼安德塔人成長階段的證據. 從法國西南部穆斯持(Le Moustier)出土的尼安德塔青少年, 還有另一個生於7萬5000至4萬年前, 被稱為拉奇納顱骨(La Qnina)的尼安德塔青年; 在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克拉皮納(Krapina)出土兩塊生於13萬至12萬年前的尼安德塔青年, 加上兩個有9萬年, 出土於以色列卡夫澤(Qafzeh)的現代人樣本, 可見尼安德塔人的青春期比現代人早了幾年, 意味著尼安德塔人社會結構模式及認知能力可能與現代人不同.
牙齒其實與樹木一樣有年輪, 保存了一個人的出生到青春期直至停止成長為止. 為了在高緯度的較冷天氣生存, 尼安德塔人以中大型哺乳類動物為主食, 好似馬, 鹿, 野牛等, 亦即是以狩獵為主, 採集為副的生活模式. 換句話說, 為了生存, 可能整個尼安德塔族群, 包括婦女及孩童都要加入這危險的工作, 從不同地方出土的尼安德塔人化石上明顯骨折癒合的痕跡可見.
那為何尼安德塔人會消失? 從冰蕊資料可知, 在約3萬年前到約1萬8000年前之間為地球最後一次大冰期. 當時地球變動得很強烈, 突如其來的變動, 令尼安德塔人賴以為生的動物減少, 不得不遷移到更南的地方棲身. 在直布羅陀一帶的洞穴, 發現了尼安德塔人的石製器具, 還有松子灰及爐床. 用放射性碳素定年法判斷出這些是2萬8000年前的灰燼, 亦即是尼安德塔人最後生存蹤跡. 學者初步認為尼安德塔人消失在天氣驟變之下, 認為尼安德塔人沒有如現代人一樣從狩獵模式轉變到農業模式所致. 姑勿論消失的真相是什麼, 尼安德塔人在人族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