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基因學家從一個4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化石裡提取了一個378個字母的微小粒腺體基因樣本碎片. 小粒腺體基因是每個主基因碼細胞的一種短基因附加物. 當科學家們解讀那些字母時, 發現了其樣本與現存人類的差異早在現代人從非洲遷徙出來之前已是不同的系譜, 雖然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是同一個祖先演化出來.
人類學家推測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源於同一個祖先, 其後進行遷徙, 遷徙到地中海以北的祖先成為了後來的尼安德塔人, 而到地中海以南生活的, 則變成了現代人. 人族從地理上分支出這兩個系譜, 所以從現代我們的基因裡絲毫找不到尼安德塔人基因的痕跡. 有學者認為大約4萬年前歐洲的一場基因突變, 令到尼安德塔人被現代人所取代, 而突變的地方, 可能是和語言發展有關. 加上比較能做出更精細的工具, 以致尼安德塔人衰落而消失. 從埃爾西德隆的尼安德塔人化石所含的DNA樣本最為完整, 塑造出尼安德塔人是擁有紅頭髮和白色有點點雀斑的皮膚, 可是紅頭髮的基因卻和現代人紅頭髮的基因不同, 亦間接暗示出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的不同.
當然, 尼安德塔人的消失, 並不只有上述的主張. 1979年, 考古學家在法國西南部的聖塞賽爾(Saint-Cesaive)發掘了一具尼安德塔人晚期時代的化石. 伴隨著那具化石的是一般我們認為現代人才有能力製造的裝飾品------有孔的動物牙齒和象牙環. 到了1996年, 亦在法國的亞西蘇居爾(Arcy-sur-Cure)處的某一個洞穴, 也有同樣發現. 近幾年, 學者在所處法國某一個名叫佩許德拉杰(Pech del Aze)裡發現了二氧化錳, 研究分析顯示尼安德塔人很早便會用顏料裝飾身體, 亦即是原始的現代人行為. 由此有學者認為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行為大抵相同, 加上在葡萄牙拉加維爾(Lagar Velho)發現有2萬4500年的幼童化石, 及羅馬尼亞的穆耶里(Muierii)發現一塊有3萬2000年的顱骨, 認為兩族群可能有雜交過, 縱使非常罕見, 又沒有相關化石做佐證.
從尼安德塔人的化石裡, 科學家從牙齒找到更多尼安德塔人成長階段的證據. 從法國西南部穆斯持(Le Moustier)出土的尼安德塔青少年, 還有另一個生於7萬5000至4萬年前, 被稱為拉奇納顱骨(La Qnina)的尼安德塔青年; 在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克拉皮納(Krapina)出土兩塊生於13萬至12萬年前的尼安德塔青年, 加上兩個有9萬年, 出土於以色列卡夫澤(Qafzeh)的現代人樣本, 可見尼安德塔人的青春期比現代人早了幾年, 意味著尼安德塔人社會結構模式及認知能力可能與現代人不同.
牙齒其實與樹木一樣有年輪, 保存了一個人的出生到青春期直至停止成長為止. 為了在高緯度的較冷天氣生存, 尼安德塔人以中大型哺乳類動物為主食, 好似馬, 鹿, 野牛等, 亦即是以狩獵為主, 採集為副的生活模式. 換句話說, 為了生存, 可能整個尼安德塔族群, 包括婦女及孩童都要加入這危險的工作, 從不同地方出土的尼安德塔人化石上明顯骨折癒合的痕跡可見.
那為何尼安德塔人會消失? 從冰蕊資料可知, 在約3萬年前到約1萬8000年前之間為地球最後一次大冰期. 當時地球變動得很強烈, 突如其來的變動, 令尼安德塔人賴以為生的動物減少, 不得不遷移到更南的地方棲身. 在直布羅陀一帶的洞穴, 發現了尼安德塔人的石製器具, 還有松子灰及爐床. 用放射性碳素定年法判斷出這些是2萬8000年前的灰燼, 亦即是尼安德塔人最後生存蹤跡. 學者初步認為尼安德塔人消失在天氣驟變之下, 認為尼安德塔人沒有如現代人一樣從狩獵模式轉變到農業模式所致. 姑勿論消失的真相是什麼, 尼安德塔人在人族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
星期日, 11月 20, 2011
星期日, 11月 06, 2011
進化論十一: 祖先的道路.智人 (上)
在200萬年出現的人族物種, 並不只有源泉南猿, 同時間還有出現其他的物種. 最出名的是東非出土的巧人, 意指是能製作工具的人. 接著是100萬年前的直立人, 有著容量大的腦袋, 體型也較大. 最後便是發展到我們今日的人族, 智人. 與智人同期, 還有另一個出名的人族物種, 分佈於歐洲及中東各地.
1856年8月,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東方約13公里處的尼安德谷(Neander Valley)某個石灰岩洞內, 被開採工人發現了一個顱蓋和一些四肢的骨頭, 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之名由此而來. 從突出的頭骨及粗壯的四肢, 被學者們灌以穴居野人的稱號. 直至1994年3月, 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省(Asturies)一個洞穴群, 埃爾西德隆(El Sidron), 發現兩塊人類頷骨. 起初人們以為這是當年西班牙內戰時期留下的骸骨, 當地警方接手調查, 把大約140塊骨頭挖出來, 經過國家法醫病理學會花了六年時間研究後, 確定那些骸骨是一班生活在4萬3000年前的尼安德塔人化石.
從2000年起, 從埃爾西德隆, 又叫骨頭岩洞, 處發掘了至少1500塊化石碎片, 組成了五個成人, 兩個青年, 兩個兒童. 從所有人的牙齒都呈現營養不良的跡象, 這是由於尼安德塔人以打獵為生的遊蕩人種, 縱使尼安德塔人主宰歐洲及亞洲大陸約20萬年, 活動範圍遍及整個歐洲每個角落, 南到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至希臘與伊拉克, 北達俄羅斯, 西到英國, 東面到達蒙古這樣廣闊, 但據科學家們估計, 其人數可能從沒多過1萬5000人. 在骨頭岩洞找到的化石年份可證, 當時歐洲氣候開始轉冷, 尼安德塔人展開了遷徙旅程.
從25萬至4萬5000年前時期, 雄踞大片土地的人種, 因不堪嚴寒天氣, 為生存而展開流徙, 到伊比利半島(Iberia), 地中海南岸及中歐某些孤島. 後來現代人從非洲進入當年尼安德塔人活躍的歐洲地區, 漸漸地尼安德塔人被淘汰, 到2萬8000年前尼安德塔人種完全消失, 其消失的原因令學者們耐人尋味. 而骨頭岩洞所發現的化石, 道出了一個尼安德塔人的悲劇.
從岩洞中所發現的化石顯示, 這九個尼安德塔人死的時候相距不出數天, 死因是被猛擊腦部致死, 再加上骨頭上有石器切割的痕跡, 證明那九個尼安德塔人是被吃掉的. 究竟是因為飢荒, 還是某些其他原因, 導致這樣的悲劇發生? 有待科學家們繼續研究.
從已有的化石結構可見, 尼安德塔人擁有巨大的胸膛及肌肉. 為了適應當時歐洲的氣候, 尼安德塔人有容量大的肺, 估計雄性的尼安德塔人需要至少5000卡路里的熱量. 頭部的顱骨比人類長而扁, 眉骨較大, 前額向後傾斜, 整個面部比人類更突出. 四肢較短但很有力, 下盤盤骨比人類更寬闊. 從基因學角度來看, 尼安德塔人與人類的接近度比比猩猩更高. 可讀的尼安德塔人基因字母大約有7000萬個, 佔全部的基因約2%. 科學家發現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差別少於0.5%, 比起猩猩98.7%基因與人類相同的接近度更接近.
從歐洲各處出土的尼安德塔人所用的工具也可見其智慧與現代人差別甚少, 縱使比歐洲活躍的現代人粗糙, 但卻與非洲和中東生活的現代人不相伯仲. 去到這裡, 讓人不其然地問, 究竟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可曾有雜交? 以邏輯推論, 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相似度超過99.5%, 而且曾並存於歐洲大陸一段時間, 理應有接觸過. 但點點的差距, 卻有如鴻溝之遠, 在70萬年前, 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的基因己分道揚鑣, 分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系譜.
1856年8月,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東方約13公里處的尼安德谷(Neander Valley)某個石灰岩洞內, 被開採工人發現了一個顱蓋和一些四肢的骨頭, 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之名由此而來. 從突出的頭骨及粗壯的四肢, 被學者們灌以穴居野人的稱號. 直至1994年3月, 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省(Asturies)一個洞穴群, 埃爾西德隆(El Sidron), 發現兩塊人類頷骨. 起初人們以為這是當年西班牙內戰時期留下的骸骨, 當地警方接手調查, 把大約140塊骨頭挖出來, 經過國家法醫病理學會花了六年時間研究後, 確定那些骸骨是一班生活在4萬3000年前的尼安德塔人化石.
從2000年起, 從埃爾西德隆, 又叫骨頭岩洞, 處發掘了至少1500塊化石碎片, 組成了五個成人, 兩個青年, 兩個兒童. 從所有人的牙齒都呈現營養不良的跡象, 這是由於尼安德塔人以打獵為生的遊蕩人種, 縱使尼安德塔人主宰歐洲及亞洲大陸約20萬年, 活動範圍遍及整個歐洲每個角落, 南到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至希臘與伊拉克, 北達俄羅斯, 西到英國, 東面到達蒙古這樣廣闊, 但據科學家們估計, 其人數可能從沒多過1萬5000人. 在骨頭岩洞找到的化石年份可證, 當時歐洲氣候開始轉冷, 尼安德塔人展開了遷徙旅程.
從25萬至4萬5000年前時期, 雄踞大片土地的人種, 因不堪嚴寒天氣, 為生存而展開流徙, 到伊比利半島(Iberia), 地中海南岸及中歐某些孤島. 後來現代人從非洲進入當年尼安德塔人活躍的歐洲地區, 漸漸地尼安德塔人被淘汰, 到2萬8000年前尼安德塔人種完全消失, 其消失的原因令學者們耐人尋味. 而骨頭岩洞所發現的化石, 道出了一個尼安德塔人的悲劇.
從岩洞中所發現的化石顯示, 這九個尼安德塔人死的時候相距不出數天, 死因是被猛擊腦部致死, 再加上骨頭上有石器切割的痕跡, 證明那九個尼安德塔人是被吃掉的. 究竟是因為飢荒, 還是某些其他原因, 導致這樣的悲劇發生? 有待科學家們繼續研究.
從已有的化石結構可見, 尼安德塔人擁有巨大的胸膛及肌肉. 為了適應當時歐洲的氣候, 尼安德塔人有容量大的肺, 估計雄性的尼安德塔人需要至少5000卡路里的熱量. 頭部的顱骨比人類長而扁, 眉骨較大, 前額向後傾斜, 整個面部比人類更突出. 四肢較短但很有力, 下盤盤骨比人類更寬闊. 從基因學角度來看, 尼安德塔人與人類的接近度比比猩猩更高. 可讀的尼安德塔人基因字母大約有7000萬個, 佔全部的基因約2%. 科學家發現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差別少於0.5%, 比起猩猩98.7%基因與人類相同的接近度更接近.
從歐洲各處出土的尼安德塔人所用的工具也可見其智慧與現代人差別甚少, 縱使比歐洲活躍的現代人粗糙, 但卻與非洲和中東生活的現代人不相伯仲. 去到這裡, 讓人不其然地問, 究竟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可曾有雜交? 以邏輯推論, 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相似度超過99.5%, 而且曾並存於歐洲大陸一段時間, 理應有接觸過. 但點點的差距, 卻有如鴻溝之遠, 在70萬年前, 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的基因己分道揚鑣, 分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系譜.
訂閱:
留言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