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三位學者到瑞士某間旅館和一個埃及非法古董商人見面. 那商人出示三個用鞋盒裝著的三本寫在莎草紙上的科普特文手抄稿, 希望能賣給那班學者一個好價錢. 在不准拍攝及筆記的情況下, 三位學者有半句鐘去檢視著那些手抄本.. 那埃及人獅子開大口的開價三百萬, 可是在當時有幾多人可以出到這個天文數字呢? 那埃及人相當失望, 不過他並不氣餒, 那個古董商人到過紐約找買家, 卻徒勞無功, 主要在當時是三百萬根本沒有人肯出, 這商人在離開美國前, 在長島某個地方的一間銀行租了一個保管葙, 把這些科普特文文獻收藏在內. 經過一十六年的歲月, 終於找到了買主. 可是那些文稿已經破爛不堪. 那個古董商人並不知道這些文稿中, 有一本記敍驚世的祕密的文書, “The Gospel of Judas”, 猶大福音.
信奉基督人士, 如聽到猶大都有福音, 一定會動怒, 認為這是褻瀆神明的行為. 我自覺寫這個的影響有多大, 這個壓力, 似是踐踏別人宗教的行為, 十分不敬. 這些我都明白的. 我是以一個歷史學術研究角度去看, 正如在高中讀到有關佛道在中國發展, 當中黑暗的一面, 我們也有讀到, 因此我認為絕對沒有牴觸.
基督教, 是由猶太教分支出來的. 可是猶大是猶太人的關係, 另到當時的人誤認為凡是猶太人都和猶大一樣, 有著背叛的因子, 因此當時如日中天的羅馬帝國開拓版圖時, 猶太人便成為眾矢之的. 羅馬人不斷迫害他們, 在鬥獸場示眾, 把猶太人處死以為娛樂. 而基督教為了和猶太教區分開來, 用以表明和猶太教的不同.
為了和猶太教區分開來, 基督教必先有明確的路向. 讓信徒明白自己所遵從的神是誰, 是怎樣的, 還有什麼教義等等. 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在云云二十多本的福音中挑選了四個福音, 分別是馬可, 馬太, 路加及約翰福音, 作為基督教正統傳教經典. 這四福音較其他流傳的福音較易懂, 這對於吸納一般平民百姓入教有不少幫助. 而且這四福音記敍較多, 這比其他福音較容易勾勒出上帝及耶穌的形象. 在修訂途中, 加入了不少批評及譴責猶大這個出賣耶穌的叛徒, 尤其在約翰福音中甚為辛辣. 當時的神職人員眼見基督教信徒日益銳減, 為了不致絕跡塵世, 被迫要和猶太人劃清界線, 以增加信徒. 顯淺的經典, 能令百姓易於共鳴, 對增加信徒, 對了解耶穌基督奉行的神蹟, 也有幫助. 四大經典便在這個環境之下遙身成為正統.
四大福音寫於公元65至95年之間. 早在公元49年到62年, 經己有一批福音在流傳. 約在公元150至200年間, 這四本福音才被首次推為基督的權威. 在此之前, 基督教已發展到不少的派系. 這些派系往往被較為制度化的派系所評撃, 而矛頭大都指向當時公元100年至130年興起的諾斯底派. 猶大福音便是出自諾斯底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