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年, 明顯的溫暖. 整個冬天, 寒冷的日子短了. 全球的天氣, 正慢慢的改變, 變得越來越溫暖. 溫室效應可以話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 可是大部份人卻認為這只是百年後的事, 有的更是不相信有這個效應存在, 實在無知! 現在可以說, 全球天氣因為這個效應而巨變, 在我們來著的三十年便會更明顯. 澳洲墨爾本的暴雨, 英國的暴雪, 各地的反常天氣, 都是全球氣候巨變的徵兆.
本世紀的暖化程度, 是1000年來最嚴重的. 近這140年, 地球的溫度平均上升了了近兩度, 而二氧化碳濃度升了近一百個百萬分率(ppm). 這情況尤以1950年之後更為加劇. 若我們再不對二氧化碳排量加以控制, 本世紀內海水會上升一公尺, 這小小的一公尺, 將會令一億多人的家園失去. 即使現在我們全球停止排放二氧化碳, 這個暖化仍然會持續下去. 這就是地球現在的情況.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大多數人一定會說兩極冰塊溶解蓋過部份低潌陸地. 或許因為人們只是懂得這部份答案, 所以認為只是陸地少了, 沒什麼大不了, 這只是答對了一部份. 二氧化碳升高不但影響低潌地區的居民, 而且影響海水及海水裡的生物. 天氣不只熱了, 更變得極端化. 冬季時間縮短, 甚至不再寒冷. 夏季日子更長, 而且越來越炎熱. 動物的繁殖及遷徙時間改變, 其棲息地亦有所變化. 生態系統不再平衡, 令到某一些物種將會滅絕. 最後我們人類都會走向滅亡的道路!
溫室效應, 除了令兩極冰層溶解外, 還會令高山的結冰面積減少. 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的溫特阿爾冰川自1800代中葉至今, 己經後退二千公尺以上. 1910年, 美國成立冰川國家公園時, 有150條冰川, 現在已不足30條. 冰川退到更高的地方, 河流因而減少了流量, 首先遭殃的便是賴以冰川河流的水為生的居民, 其次是在高上冰地的植物, 牠們的生存空間也不斷後退, 有的會因此死亡, 有的植物因而入侵另一種植物的生長地方令其絕跡.. 跟著草食動物便因植物後退而遷上更高的地方覓食, 又令到更高的動物的生存空間減少. 最後肉食動物會因草食動物減少跟著消失.
46億年的地球歷史中, 海平面也曾多次的大起大落. 可是人為的海平面上升之快, 己超過了地球過去兩三千年的平均值. 每年上升2.4公釐的海平面, 加速了海岸的侵蝕, 更影響三角洲及低地的食水供應. 家園, 生計受到威脅, 人們被迫向內陸遷徙, 增加了人口密度, 居住環境更擠迫. 連結著東部俄羅斯及格陵蘭西部, 橫垮兩個洲的北極海冰, 自1978年開始, 每十年面積便小了9%, 其海冰的厚度在過去三十年來減少了40%. 溶了的海冰, 加上冰川的水, 陸沉更為嚴重.
海水升高, 最大的受害者未必是我們, 反而是住在那瑰大海冰的生物. 尤其是差點兒絕種的菱紋海豹, 既要面對極地的獵食者, 又要面對來自加拿大的捕犳人, 現在又要面對自己的繁殖及棲息環境的威脅, 令人痛心疾首. 海冰縮小了, 動物活動範圍也跟著減少, 被覓食者捕獵殺的機會地大大提高. 再加上冰層變簿了, 在那處繁殖的不同種的海豹也倍加危險. 初出生的小海豹, 沒有厚厚的脂肪層保暖, 萬一跌了下水, 可謂九死一生. 海冰層變薄, 也令剛出生的小海豹死亡率上升. (續)
星期二, 2月 08, 2005
閒筆(6/2)
本想寫完這篇天災之後緊接再寫這篇龍捲風, 可是我只完成了第一段, 我的熱盛便曇花一現般冷卻下來. 這段日子, 都是做功課, 準備考試等, 很是平淡. 等待是夢魘, 她不斷侵蝕你的意志, 再加上我又迷上了另一些東西, 因此, 腳步總是緩慢.
這段日子, 我迷上了看漫畫, 日日也是無聊得要命, 怎樣也要找些事情來消磨時間. 說真的日本的漫畫題材可謂多樣化, 多至愛情, 少至一些偏門類別的漫畫也可找到, 而且帶出的訊息往往是正面的. 難怪日本漫畫每年便為國家賺取十五億美元, 這不無道理呢. 可是日復日的等待像是黑洞般永無休止地吸去我的光陰, 漫畫己不能用作消磨時間的工具, 縱使我什麼類型的漫畫也不挑, 每天做著同一樣東西, 也會令人悶斃, 我不能再待在這個十七吋液晶體螢光幕前面了!
溫書這期間, 進度很慢. 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勤力的人, 很易被這部電腦誘惑去了, 所以我每次都會出去餐廳處, 點一個茶點, 吃完便溫習. 一坐就可以坐上多個小時. 至於地點, 我喜歡到我家附近的一家集團式餐廳處吃茶點. 我喜歡那裡有兩個原因. 一, 是那裡的佈置美麗, 坐位, 燈光, 以及室內設計都令我有舒適的感覺. 二, 是我迷上那裡的奶茶.
奶茶, 即是加入了奶的紅茶. 換句話說, 喝入口應該有奶味, 同時又有茶味的. 可是云云眾多的食肆及餐廳, 沖出來的奶茶很差次, 很少有食肆能同時把這兩種味道帶給客人. 不是奶味過濃, 就是茶味太厚. 可是這一家便不同了, 這裡的奶茶特別可口. 每次我到這裡, 都是喝奶茶的呢. 個人認為奶茶和咖啡一樣, 都要熱飲才可嚐到味道, 而且糖絕不能加得太多, 少量便足夠. 太甜就喝不到其應有的味道了.
考完試, 可以話有了一個小結. 來著新年, 也祝太家心想事成, 快快樂樂吧!
這段日子, 我迷上了看漫畫, 日日也是無聊得要命, 怎樣也要找些事情來消磨時間. 說真的日本的漫畫題材可謂多樣化, 多至愛情, 少至一些偏門類別的漫畫也可找到, 而且帶出的訊息往往是正面的. 難怪日本漫畫每年便為國家賺取十五億美元, 這不無道理呢. 可是日復日的等待像是黑洞般永無休止地吸去我的光陰, 漫畫己不能用作消磨時間的工具, 縱使我什麼類型的漫畫也不挑, 每天做著同一樣東西, 也會令人悶斃, 我不能再待在這個十七吋液晶體螢光幕前面了!
溫書這期間, 進度很慢. 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勤力的人, 很易被這部電腦誘惑去了, 所以我每次都會出去餐廳處, 點一個茶點, 吃完便溫習. 一坐就可以坐上多個小時. 至於地點, 我喜歡到我家附近的一家集團式餐廳處吃茶點. 我喜歡那裡有兩個原因. 一, 是那裡的佈置美麗, 坐位, 燈光, 以及室內設計都令我有舒適的感覺. 二, 是我迷上那裡的奶茶.
奶茶, 即是加入了奶的紅茶. 換句話說, 喝入口應該有奶味, 同時又有茶味的. 可是云云眾多的食肆及餐廳, 沖出來的奶茶很差次, 很少有食肆能同時把這兩種味道帶給客人. 不是奶味過濃, 就是茶味太厚. 可是這一家便不同了, 這裡的奶茶特別可口. 每次我到這裡, 都是喝奶茶的呢. 個人認為奶茶和咖啡一樣, 都要熱飲才可嚐到味道, 而且糖絕不能加得太多, 少量便足夠. 太甜就喝不到其應有的味道了.
考完試, 可以話有了一個小結. 來著新年, 也祝太家心想事成, 快快樂樂吧!
小品----神風
比起地震, 龍捲風更加令人難以觸摸. 牠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一樣頑劣, 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永遠猜不透牠的心思, 也摸不到牠的底細, 可是你永遠被牠牽著鼻子走.
龍捲風可以說是美國特有的災害之一. 每年就有大約一千個龍捲風在美國的中部地區產生. 小的每小時有64至116公里, 大的每小時可達到420至512公里. 每年龍捲風就颳去美國四億元及幾十條人命, 幾百萬人的家園. 為了了解更多龍捲風, 一群科學家以身犯險, 以生命作賭去接近龍捲風, 提取更多的資料以作研究.
可是這項賭博, 我們永遠是輸家. 第一樣我們輸的便是認識. 怎樣形成龍捲風? 為什麼會形成? 也不完全了解. 只知道地面要有潮濕的空氣, 加上空中的冷空氣及多變的切變風. 具有不同的濕度及溫度的氣團之間產生了了一條氣柱, 被在不同高度及速度的切變風交錯的吹著, 使這條上升的氣柱旋轉, 不斷的持續, 形成了一個叫超級胞, 一個會旋轉的大型雷暴. 不過, 並不是具備這些條件, 就可以愆生出龍捲風. 只有五至六分一的機會才能變成. 在這麼有限的認識底下, 科學家們用最愚蠢的方法研究龍捲風----駕著一架改裝過, 備有測量濕度, 風向等儀器的車子, 到每一個有暴雷發生的地方等待. 看到雷暴, 不要太開心. 因為有可能同時下冷雹, 損壞你的器材. 如到最後龍捲風都是沒出現的話, 你便浪費了時間.
科學家們為了可以一窺龍捲風的底內部, 自製了一個叫錫人, 重四十五公斤的靜態攝影裝置. 當龍捲風出現時, 以預測的方法, 把錫人放置在它有可能移動到的地方. 這是一個會丟命的行為, 因為龍捲風不是靜止的, 而它的軌跡根本不能預知, 更可怕的是, 龍捲風可以同時間出現兩個. 科學家們便是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研究.
儘管大自然的災害來自哪地方, 其威力都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的家, 地球, 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那能置之不管呢? 以我們現在的知識, 要完全解答地球裡面的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 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及玄妙的地方, 另一方面, 看到人類所謂的智慧, 在大自然之下, 是多麼的渺小. 所以不要再擺著人類是萬物之靈這個自大的架子了, 我們只是生態系統的一環, 和動物一樣啊!
龍捲風可以說是美國特有的災害之一. 每年就有大約一千個龍捲風在美國的中部地區產生. 小的每小時有64至116公里, 大的每小時可達到420至512公里. 每年龍捲風就颳去美國四億元及幾十條人命, 幾百萬人的家園. 為了了解更多龍捲風, 一群科學家以身犯險, 以生命作賭去接近龍捲風, 提取更多的資料以作研究.
可是這項賭博, 我們永遠是輸家. 第一樣我們輸的便是認識. 怎樣形成龍捲風? 為什麼會形成? 也不完全了解. 只知道地面要有潮濕的空氣, 加上空中的冷空氣及多變的切變風. 具有不同的濕度及溫度的氣團之間產生了了一條氣柱, 被在不同高度及速度的切變風交錯的吹著, 使這條上升的氣柱旋轉, 不斷的持續, 形成了一個叫超級胞, 一個會旋轉的大型雷暴. 不過, 並不是具備這些條件, 就可以愆生出龍捲風. 只有五至六分一的機會才能變成. 在這麼有限的認識底下, 科學家們用最愚蠢的方法研究龍捲風----駕著一架改裝過, 備有測量濕度, 風向等儀器的車子, 到每一個有暴雷發生的地方等待. 看到雷暴, 不要太開心. 因為有可能同時下冷雹, 損壞你的器材. 如到最後龍捲風都是沒出現的話, 你便浪費了時間.
科學家們為了可以一窺龍捲風的底內部, 自製了一個叫錫人, 重四十五公斤的靜態攝影裝置. 當龍捲風出現時, 以預測的方法, 把錫人放置在它有可能移動到的地方. 這是一個會丟命的行為, 因為龍捲風不是靜止的, 而它的軌跡根本不能預知, 更可怕的是, 龍捲風可以同時間出現兩個. 科學家們便是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研究.
儘管大自然的災害來自哪地方, 其威力都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的家, 地球, 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那能置之不管呢? 以我們現在的知識, 要完全解答地球裡面的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 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及玄妙的地方, 另一方面, 看到人類所謂的智慧, 在大自然之下, 是多麼的渺小. 所以不要再擺著人類是萬物之靈這個自大的架子了, 我們只是生態系統的一環, 和動物一樣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