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24, 2012

科技.雙刃劍

5月11日, 如常地乘巴士工作, 卻在巴士上遺下了手機. 下了車, 摸一摸褲袋, 才發現遺失了. 隨即找電話亭撥電話給巴士上的同事, 找電話亭途中, 才發現我腦海一片空白, 我把所有同事的電話號碼, 都記在手機中, 根本不知道他們的電話號碼! 眼見時間不斷流逝, 找回手機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心中也有點慌, 腦袋不斷嘗試憶起同事們的電話號碼, 不斷試打腦中出現的號碼, 終於讓我找到某有位同事, 讓他幫忙找和我坐巴士的同事. 電話掛上後, 合巧碰到其他同事, 借其電話找到和我在巴士上的同事, 幸運地他發現到我手機遺在車上, 已被他拾獲, 一切有驚無險.
從那件事中, 驚覺了幾件事. 最明顯莫過於我們太過依賴科技. 科技予人方便, 卻讓人與人的距離拉遠了. 從這件事中更看到人類不少的劣根性: 慣性, 懶惰, 前車不鑑, 引致更大的損失. 最後, 比較個人的, 從這次經歷可見自己還未被捨棄.
什麼是科技? 這名詞有雙重意思, 一個是科學, 一個是技術, 換句話說, 科技是以科學產生出來的技術, 為了我們人類日常生活更便利, 生活更舒適, 更節省時間, 好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 做到更多的事. 尤其是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裡, 科技能為我們在短時間篩選更有用更新更準確詳細的資料. 而智能電器的出現, 顛覆了一貫生活模式, 變得更個人化, 讓我們閒暇時間更多. 可是,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我們從科技身上得到不少好處, 但從另一方面, 人類對科技帶給他們的方便, 養成習慣, 進而變成依賴, 過份依賴科技, 把重要的東西也賠上了. 從這次事件中可見, 科技令我不用記住同事們的電話號碼, 但過份依賴智能手機的記憶系統科技, 令到我遺失了手機後, 一時間也束手無策, 找不到該同事幫忙.
科技令世界無遠弗界. Whatsapp, line, 微信, Facebook, skype等等, 無論身在何處, 透過這些通訊裝置, 作零距離溝通, 猶如親身見面一般. 但另一方面, 當我們過於依賴這些通訊設備後, 人類的慣性又再作遂, 過份使用這些軟體溝通, 減少了其他的感官接觸, 好似聲音, 視覺, 觸覺等, 令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冷淡. 這相當諷刺和微妙, 科技讓我們近在咫尺, 但亦因為那麼近, 所以這樣疏離. 在這件事中, 我記不起同事們的電話號碼可見.
其實, 早在幾日之前, 我曾在巴士上遺下了一包紙手巾. 當時就發現這長褲的袋子設計有問題, 袋裡的東西容易滑出來, 可是前車之鑑並沒有令我有所警剔, 沒有注意問題的嚴重性, 抱著僥倖心態, 認為自己很幸運, 不會有下一次, 到了失去了二千多元的手機, 才悔不當初. 整件事又看到人的惰性, 對習慣的行為變得理所當然, 產生出懶惰的情緒. 可是世事是無常的, 所有事也在慢慢的變化, 不想改變的心成為了對現實的矛盾.
整理以上所有事和心理狀態如下: 上星期因紙手巾滑了出來, 發現褲袋設計有問題, 可是因僥倖和懶惰, 遲遲不對問題作出解決. 到了手機從褲袋滑出來後, 才後悔當初不去正視這個問題. 而發現手機遺失同時間又發覺自己對科技過於依賴, 以致連同事的電話也沒記上腦, 弄得一個措手不及.
在此, 將這件事和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明白世事無常, 所有在身邊的東西, 並不是必然的存在. 請好好珍惜, 另一方面也請對身邊的事物變化作好準備……
今年年頭對我來說很不好過, 和某位相識多年的朋友因某件事爭執而絕交. 這事擾攘了多個月, 讓我深深體會許多事看上是牢固的, 深厚的, 但當某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生後, 卻有千鈞的破壞力, 這就是蝴蝶效應. 當時滿腹疑問, 不想事情惡化, 可是現實卻在悲觀的方向走. 自己也無可奈何, 像是被天唾棄般. 到了手機遺失時, 心中不滿爆發開來, 不斷埋怨為什麼今年運氣這樣差, 縱使遺失手機只是自己的問題. 幸好手機能失而復得, 讓我覺得自己還是受天的眷顧, 並未被唾棄.
沒錯. 人怎樣理性, 到最後都會去到臨界點. 當這個臨界點爆發之後, 人就回歸原始, 祈求著非人的助力去補充理性的缺失. 這個過程既微妙, 又時常在我們的意識下發生, 實在難以解釋. 只可以結論理智與感情猶如八卦的兩極一樣, 相生相尅.
今次分享較艱深, 望各位能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