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26, 2010

小品----職場

來到香港區工作差不多兩年, 工作進入了正軌, 與同事也熟絡了, 物以類聚很正常, 每天和某幾位同事早餐過後便開工. 可是每天都要聽某位同事同樣的嘮叨, 確實令人有點煩躁. 每天不是嘮叨分配工作的上司無能, 就是說上司這位子是靠拍馬拍回來的. 接著說論能力上司和他沒得比. 又說他原本可以升到一區之長, 可惜當年他沒有去”泊碼頭”最後落得如斯田地. 如此這般, 聽得我耳也長繭, 背也背得出, 但他還是每天都說, 每天都在怨. 只可說, 早知結果, 何必當初呢.
問誰也明白, 出來工作從外要面對客人, 從內就要面對著老闆, 上司, 同事甚至下屬. 各人目的都是為了生活而幫公司或企業完成所訂立的目標, 當中細節牽涉許多人事博奕, 混水摸魚, 魚目混珠, 借刀殺人, 可說千變萬化. 現實的說, 所有工作的人, 都是以自身利益為先的. 怎樣以權謀私, 就各有各法, 有的手法高明, 也有的技巧拙劣, 這都取決於人們自身的才能, 學歷, 經驗, 性格, 對行業的認識而分高下.
身處政府一個小小的部門, 雖然年資尚淺, 卻見盡政府裡最鮮明的人事關係. 見到有人阿諛奉承到一個令人雞皮疙瘩的地步, 把自尊都沖到溝渠去, 那種”貼身呵護”, 令每一個人都會自問: 有必要做到這樣嗎? 論能力, 經驗, 那位屁精就真的完全不到家. 在這裡可見職場上第一種人: 沒本事, 又沒能力, 靠著嘴巴或某些行為去巴結上司, 講別人是非, 打小報告, 以求達到升遷目的. 這類人, 在一個不用追業績, 也不用在激烈的市場中求存的機構裡佔多數.
說回那位師兄, 也許他真的是有能力. 應該說, 工作崗位正正需要他的才能, 而他的才能又適合這個部門, 如手錶上合尺寸的齒輪一樣, 令其效能最大化. 慢慢地從工作建立了自信, 認為自身能力不需要做屁精, 所有英明的上司都會賞識他. 這就是第二種人: 靠自身能力在職場上馳騁, 以能者自居. 在這個光環下認為有麝自然香, 無需要拍馬都能得上司重用. 問題是, 有幾多個上司是英明的呢?
世界上六分之一的人擁有著80%的財富, 能夠成為富豪, 不可不承認他們是有才能的上司或老闆. 香港有三百萬人是’打工仔’, 假設和之前世界財富分佈情況一樣的話, 那麼, 香港有五十萬人是能者, 而在港註冊的公司, 大約有七十七萬間, 換句話說, 每間公司連一個能者也分不到, 何況是政府部門. 要知道, 在別人眼中公務員是次級選擇志願, 是救命繩. 每到經濟逆境時, 才有成千上萬人來應徵. 換句話說, 要找到一個英明的, 賞識自己的伯樂, 如同去購買一張永遠不會中奬的彩票一樣. 世上英明的上司或老闆其實少之又少, 我們眼前的上司或老闆, 其實和我們差不多. 再者, 有沒有能力, 不是像這位師兄自吹自擂的. 要那些平庸的上司或老闆留意自己, 就一定要一些方法.
一般人以為第一種人永遠屹立不倒, 但不要忘記, 為什麼小人總是要巴結呢? 不就是為了躲懶, 亦即是說, 小人大多是無能之輩. 又因是無能, 所以才彼此為伍, 地位才得以鞏固. 人永遠不會這麼好運, 總有一天他們會露出馬腳, 最後互相推卸責任, 指責直至不歡而散便瓦解. 所以比起第一種人不同的地方, 就是第二種人能應付工作, 只要在適當的時候, 正確的時間展示出來, 縱使上司或老闆愛與小人為伍, 他們也不得不要重視你.
不要搞錯我說的話, 我不是說要同流合污才有出頭. 第二種人最大的缺點是恃才傲物, 總認為別人會看到自己的才能, 這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應以自己的才能, 把公司裡的大大小小事情都弄得瞭如指掌, 直到公司發生問題時, 便是你出場的舞台. 當你成功解決問題後, 上司或老闆漸漸會依賴你, 當你成為公司一個重要的齒輪, 上司或老闆便不敢因小人之言而將你撤換, 只因你的離去影響甚大, 到時候, 你的地位便無形地提升, 小人們也無可奈何了.
所謂英雄造時勢, 要做到這點就是把自己裝備得更強, 然得等待機會, 所以現在因小人當道而吃虧, 就當是一個學習吸收的機會. 當你經驗, 技巧有所提升的時候, 所有東西都會迎刃而解, 到你能身處高位之時, 你就要不斷扶植後俊, 盡罷庸才, 那麼, 公司風氣才能更健康. 要知道, 姦邪弄權, 忠賢更要懂得弄權. 以強權, 壓奸臣. 歷史上許多忠臣賢人都因小人而屈屈不得志; 寂寂無名的, 更是銀河沙數, 其主要原因都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或者明白不做, 以致一事無成. 天助自助者, 與其自怨自艾, 不如勇敢面對. 要有良好的人事及工作環境, 就要做到這一點, 否則失敗的是自己. 這些都是我從現在崗位工作時的所見所聞, 來著, 我也會將這個歪風連根拔起, 走著瞧吧!

星期日, 9月 05, 2010

閒筆(4/9)

遺憾的說, 在這裡寫二十多篇文章的期望實現不了. 在年頭, 新買的電腦出問題, 導致多年經營的東西失去了, 花了兩個月才把失去的東西找回來, 可是到了上個月發現其中一個硬碟機發生問題, 連帶我的Window都弄壞了. 那個硬碟機用了不足一年就壞了, 令我對WD的產品失去信心. 氣人之餘, 令到我遲遲未能把寬頻駁回上線, 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個月沒上網了! 曾經和朋友們說過, 懂得利用互聯網, 足不出戶也能知天下事. 可以說, 現在我就如同住在山洞裡的原始人一樣, 資訊完全得不到, 要靠每天的電視新聞報導.
上月家裡裝修翻新, 接著重新分配各人房間, 過程中產生出不少的磨擦. 從中反映出老一輩和八十後思想上, 行動上的大不同. 老一輩總愛留著一些無用的東西, 又恃著長輩, 不聽後輩的建言, 事情搞垮了就惱羞成怒, 又喜歡翻舊帳來唸唸碎. 而那些八十後總是懶懶散散的, 事情未到最後一分一秒也不行動, 還有嚴重的縱慾主意, 永遠享受為先, 今天有酒就今天醉, 理財觀念薄弱, 胡亂買東西, 不會未雨綢繆, 事情逃得一日就一日.
對於我這個夾著八十前和八十後中間的人, 也不知道說什麼他們才明白. 年長的叫別人收拾東西, 原來自己很多衣服竟堆積如山, 完全沒有收拾過. 有些多年沒穿的衣服又不丟掉, 告訴她就只懂大聲吵鬧. 後生的也是一個樣, 早早的和那些八十後說會裝修, 可是到最後一日才動手執拾; 某些東西丟失了, 就只懂指責別人, 從沒想過自己也有過失. 胡亂購物, 收拾時才知道東西多得沒空間擺放. 如此這般, 搞得老的幼的口和心不和. 之前的和和氣氣, 一下子便變成這樣, 過了門後怎麼辦?
說真的, 早前很不滿八十後某些思想, 完全沒有家的觀念, 不會主動幫手做家務, 還說不是她弄出來的, 事不關己. 事不關已, 難道就不能幫手做嗎? 一家人為什麼要這樣計較呢? 看見她, 令我完完全全明白什麼叫臭味相投. 也許, 他們兩個只是認為這裡是公寓吧, 只要料理好自己的房間便可以, 其他的自然有庸人操心. 之前向長輩投訴他們, 換來的只有要我不要理, 現在長輩變了個臉, 不斷在背後指責他們的不是. 如當初肯聽我的說話, 現在不會這麼多問題.
說到底, 他們都是自私自利, 大家都是這個家的一分子, 為何不可以互相遷就, 互相忍耐呢? 也許他們還需要時間磨合, 就讓他們慢慢適應吧.
還有三個月, 他們便結婚了. 這個人生階段對我來說很還是遙遠, 即使我不大介意弟弟先我一步結婚. 昨晚那個夢, 更令我明白其實我的心還是和初中時沒變. 老實說, 間中也會夢到她. 和她一起手拖手的結伴同行, 昨晚那個更跨張, 竟然是私奔劇情, 搞得我整天腦袋都被她填滿了. 記得好友講過: 男人是長情的, 女人是絕情的. 雖然那句話有點替男人講好話, 但在這個時刻又真的形容得很貼切.
不能否認的事實: 我心底的確還有她. 應該說是在我人生中, 她暫時是我覺得最好的那一個. 已經多年沒見了, 結了婚, 生了小孩也不出奇. 在去年的曇花一現, 短短的兩個月, 當時是有認真過的. 可是去到某個時刻, 就發覺不是她. 浪費好友的一片苦心, 畢竟我和好友的想法不同, 我不是他. 他認為我會和他一樣, 但是我們是不同的. 到現在, 我還很有信心能找到一個超越她的至愛, 只是時間還未到. 況且香港女多男少, 機會還多著呢.
不經不覺, 三十歲生辰就快到. 到現在還是一個樣. 一個一事未成, 投閒置散的樣子. 俗語說: 男人三十而立. 我覺得自己有努力過, 有改變的. 今年過後, 是時候轉轉工作環境, 再找找自己喜歡的東西讀讀. 在這裡提早許個願: 畢業, 轉工, 學外語. 最重要是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