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08, 2008

貧富(其之四)

Muhammad Yunus (中文譯穆罕默德尤努斯) 出生於1940年孟加立吉大港一個穆斯林家庭. 由於家境富裕, 享受到高等的教育. 他曾畢業於達卡大學, 後更得到獎學金赴美國Vanderbilt University留學. 1974, 孟加拉發生嚴重飢荒, 他開始研究解決貧窮的方法. 1979, 他成功遊說政府, 創立了鄉村銀行 (Grameen Bank), 專向當地的乞丐及窮人 (大多數是婦女)提供低息甚至無息的無抵押貸款, 給他們做一些小手工去賣. 以當時來說, 只需要27美金貸給四十二個窮人, 便可以幫助他們自力脫貧. 從云云眾多的市場融資模式中, 開創了孟加拉獨特的微型金融 (Microfinance) 模式.

所謂微型金融, 就是放棄利潤最大化轉而用固定利率去保持平均增長以維持銀行運作. 銀行向貸款者借出一筆小額貸款, 從幾十美元至一百美元, 給貸款者用作購買原料的資本. 而鄉村銀行的特點是向極度貧窮的人提供無抵押低息或無息貸款, 鄉村銀行另一特點是以高息鼓勵窮人自願儲蓄, 他們最低的存款利息至少有8.5%, 比起其他傳統銀行都高. 在世界各個發展中國家其實都有類似的銀行模式, 可惜大多都很難自負盈虧. 而鄉村銀行卻可以做到持續發展. 現在鄉村銀行經已發展到有二千二日二十六間分行, 遍佈孟加拉七萬一千多個村莊裡的銀行.

傳統銀行不向窮人貸款原因在於, 他們沒有抵押, 而且貸款額過低, 從管理上成本太高, 不划算. 即使沒有抵押, 那班在鄉村銀行的貸款者比起富有的人更有信用. 從鄉村銀行開業為止, 已在不需擔保的情拀下貸款給過六百五十萬人, 借出五十多億美元, 而還款率達98.85%, 比起普通銀行還高. 在鄉村銀行過後, 尤努斯還推行鄉村電信 (Grameen Telecom). 鄉村電信在九七年成立, 以小額貸款讓遙遠的鄉村人買手機, 令成市與鄉村的訊息遞更快, 而政府亦從中更容易掌握地方發生的事, 如災害, 疾病等. 尤努斯的努力, 已令借款者裡的58%脫貧, 間接令孟加拉整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提高. 就是這個嶄新的方式, 從根本去入手解決貧窮問題, 令孟加拉貧因率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在減少, 亦令尤努斯及他的鄉村銀行榮獲世界最崇高的獎項------諾貝爾和平獎.

向鄉村銀行貸款的, 有百分之九十六為婦女, 在那個伊斯蘭教的國度下, 她們地位低微, 亦因此而激起她們對貧窮的改變. 透過鄉村銀行的貸款, 她們不但在經濟方面有改善, 而且從她們的根本思想都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 現今的孟加拉婦女都認為生育兩個子女已經最好, 而她們更明白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 令到她們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她們已經成為了孟加拉的一股新動力.

在冰冷的文字行間, 我感覺到她們無比的熾熱耀眼的脫貧決心. 對自己生活的不滿, 引發出無盡的力量. 看到這裡, 我自毀形穢. 這些人散發出生命的光輝, 在不斷努力下, 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從而擺脫厄運. 相比起自己身處所謂發達社會, 天天受那班狼心狗肺商家擺佈, 在被短視的政府統治下隨波逐流, 收入連養活自己也不夠, 更妄想供養母親. 縱使不斷奮鬥, 還是一無所有, 沒錢便沒機會, 終日為口在沒有將來, 沒有希望, 沒有機會的地方奔馳, 這叫人嗎? 這還算萬物之靈的人嗎?

據聯合國在2005年的一份報告中提出全球十億人已經佔有了全球80%的財富, 另外的20%則由餘下的五十億人口分配. 96%的消費活動集中在這班最富裕的人口之中. 至今還有廿八億人生活在每天不到兩美元的日子當中. 因貧窮而導致十億人還是文盲, 八億四千萬人營養不良, 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五歲下兒童每年有六百萬個. 全球勞動力裡, 還有四分之一每天賺不到一美元的, 這些人被叫做 用完即棄的人” (disposable people). 還有多如銀河沙數的數據表明, 現在的世界貧富懸殊的情況十分嚴重, 令人髮指.

我相信世界是沒有公平, 沒有公義的. 但不代表我們便要受苦, 便要任人擺佈, 如奴隸般生活. 不能變成富有, 便要捱窮捱餓, 這是完全不合理的. 可惜, 現實就是殘酷, 在身處這個紙醉金迷絕望無助的香港下, 我也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 有時候覺得做一隻寵物比起做人更好, 至少不需要憂慮衣食住行, 終日無所事事, 有時撒一撒嬌逗主人開心便可以活到終老, 真令人可悲. 朱門酒肉嗅, 路有凍死骨. 這可貼切總結現在的香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