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31, 2004

第一步

兩個月沒有更新這裡, 給人有點兒三分鐘熱度的感覺. 一個人一直過著悠悠閒的生活, 就會產生惰性. 而我正是受這個惰性影響, 這是原因之一. 又因為這個平淡的生活, 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值得記, 值得寫下來, 所以呆了兩個月. 沒有足夠的動機, 我不會草率行出第一步.
所謂動機, 是一個想法. 可以說是一個想法. 所有動機, 都是一個想法, 轉而變成行動. 可是要越過這個階段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 因為每一件事, 那怕你做足了完善的資料搜集, 評估等步驟, 都會出現一定的變數. 這個不能預知的變數, 可大可少. 亦是由於這個變數, 潛在太多未能預知的事情, 因而左右了一個人的第一步. 我想過頗多主題, 可是每個主題寫的動機也未能令我行出第一步, 所以乾脆不寫來得好.
我所謂的第一步, 明眼人其實一通便曉, 它就是行動了. 用寫作的名詞去說, 便是起承轉合裡的, 起. 萬事起頭難, 一點也不錯! 做很多事, 你不知道做了會對你的習慣, 生活, 人事等有沒有影響, 因此你才要考慮, 三思. 當作出第一步之後, 便會有一鼓衝勁. 這鼓衝勁是動力, 把這件事做好的動力. 我想一不做, 二不休便是這樣子.慚愧地, 我的點子多, 想做的事很多, 可是大部份都流於思考, 並沒有實質的行動. 沒錯! 想太多, 顧慮太多也是不行的. 當你有一個機會能夠令你行出第一步時, 考慮便變成障礙, 因而你不能找緊機會, 令其白白消逝. 魯莽行動, 過慮不前, 都不可以. 那怎樣才是理想呢? 我們要有適當的時間思考, 再而踏出第一步, 不要半途而廢. 盡量把思考和行動平均分配, 過猶不及, 這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可說是我相信的生存之道, 亦是現今世界所行的法則. 所以我非常尊敬孔子, 不是他在教育的頁獻, 而是發現了這個法則, 這些日後再分享, 話止於